成语拼音:chéng qī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肃清恶势力
繁体字形:澂清天下
英文翻译:make a peaceful world
澄:[chéng]1.(水)很清:澄澈。2.使清明;使清楚:澄清。[dèng]1.使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澄清。2.挡着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滗:把汤澄出来。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聊聊“澄清天下”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地道呢?先别急着翻词典,咱先举个栗子。比如最近社区里谣言四起,居委会王主任连夜召开说明会,咔咔一顿操作把事实摆得明明白白——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澄清天下”嘛!
等等,你可能会问:“这词儿听着像古代大侠干的事啊,现在还能用吗?”问得好!其实啊,现在的自媒体大V辟谣、企业发声明解释误会,那都是在用新时代的方式“澄清天下”。说白了,只要有人把混乱的局面理清楚,甭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套用这个成语。
话说回来,我老觉得这成语自带侠气。你看《大宋提刑官》里宋慈查案,不就是在浑浊的官场里硬生生“澄清天下”?不过咱普通人也不用气馁,隔壁张阿姨在家族群里辟谣养生偏方,那也是为自家小天地“澄清天下”呢!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要拎清楚:“澄清”可不是简单解释两句就完事。得像淘金似的,把泥沙俱下的信息筛个底朝天。就像去年那个网红茶饮店被曝卫生问题,人家老板直接开着直播带观众看后厨,这才叫真·澄清天下,比发十封律师函都管用。
要我说啊,这成语在现代社会更像是个技术活。既要快准狠地抓住问题核心,还得讲究方式方法。你看那些危机公关团队,哪个不是深谙“澄清天下”之道?不过话又说回来,最重要的还是得守住“真”字诀,别澄清着澄清着把自己绕进去了。
最后咱唠点实在的。下次遇到需要“澄清天下”的场合,记得先深呼吸,把来龙去脉摸瓷实了再说。就像老话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真相经得起推敲。与其等着别人来澄清,不如咱们平时就养成摆事实、讲道理的好习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