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iān chī tiān xià
成语解释: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执政
繁体字形:鞭笞天下
英文翻译:Flog the world
鞭:1.鞭子:扬鞭。快马加鞭。2.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钢鞭。竹节鞭。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竹鞭。4.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鹿鞭。牛鞭。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来响声连续不断:一挂鞭。放鞭。6.鞭打:鞭马。掘墓鞭尸。
笞: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鞭笞。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哎哟,这成语“鞭笞天下”听起来挺霸气,但它到底啥意思啊?其实啊,字面意思是用鞭子抽打天下,但实际是用来形容用强硬手段治理或批评事物,对吧?比如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搞的那些严苛法令,简直像“鞭笞天下”的典型操作。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高压政策虽然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看反而容易激起民愤,你懂的。
那问题来了:现在生活里还能用这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公司里新来的CEO大刀阔斧裁员降薪,员工私下吐槽:“这领导一来就鞭笞天下,搞得大家心惊胆战。”不过咱也得客观看,有时候破局确实需要狠招,关键得看目的是不是正向的。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前阵子我老家搞环境整治,村长带人把违规建筑全拆了,村民骂他“鞭笞天下不讲情面”。结果呢?半年后村子评上了省级示范村,旅游业直接起飞。所以说啊,有些“鞭笞”虽然疼,但可能是为了长远好。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村长能提前沟通清楚,效果会不会更好?
有小伙伴可能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非也!比如最近某科技大佬公开批评行业乱象,媒体夸他“敢于鞭笞天下,推动行业洗牌”。你看,这时候成语反而带点褒义了,强调打破陈规的魄力。说白了,成语的褒贬还得看具体语境,就像辣椒放对了是调味,放多了就呛人。
我个人觉得啊,“鞭笞天下”这词特别适合形容那些“痛并改变着”的过程。就像健身教练逼你做平板支撑,当时觉得他要抽死你,但第二天肌肉酸痛的成就感也是实打实的。不过话说回来,鞭策别人之前,自己得先拎得清方向,否则容易变成瞎折腾,对吧?
最后提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反而爱用这成语自嘲。比如考试周突击复习,朋友圈发个“今夜鞭笞天下,图书馆灯光为我闪耀”,既夸张又带点幽默感。你看,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