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gǔ mà míng
成语解释:千古:永远。永世被人唾骂的名声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都藏在里边,不做千古骂名,定是一番笑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千古骂名
英文翻译:Eternal infamy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骂: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不打人不骂人。2.斥责:他爸爸骂他不争气。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千古骂名”这个词,一听就让人想到那些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人物。比如南宋的秦桧,他因陷害岳飞被百姓做成跪像,至今还在岳王庙前“谢罪”。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的名字能跨越千年依然挨骂?
举个现代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假设某公司CEO为短期利益污染河流,即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几十年后人们提起他时可能还会说:“这人真是遗臭万年”。这说明千古骂名的本质不在于事情发生的时间,而在于其对社会价值观的持续性冲击。
有人会问:“难道被骂的人都是十恶不赦吗?”其实未必。明朝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时,或许也觉得自己是“无力回天”的悲情英雄。但历史评价往往看结果更甚于动机——他治下的饥荒、战乱与王朝覆灭,终究让后人难以给出宽容的评语。
有趣的是,有些千古骂名里藏着时代的认知偏差。唐代女皇武则天,在封建史书里被描绘成“牝鸡司晨”的反面典型,但现代人更多看到她在政治改革上的突破。这种评价反转提醒我们:骂名有时是特定时代的滤镜产物。
我常想,避免留下骂名的关键或许在于“分寸感”。就像北宋蔡京书法堪称一绝,但因其贪腐误国,艺术成就完全被政治污点掩盖。这告诉我们:当个人欲望突破社会容忍的红线,再大的才华也会沦为历史的注脚。
站在今天的视角看,互联网时代其实给了更多人“即时反馈”。某个官员受贿的视频上午曝光,下午就可能被全网唾骂。这种加速版的“当代骂名”现象,反而让人更直观地看到:道德审判从未远离,只是换了传播载体。
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历史对负面人物的记忆往往比正面人物更持久。就像我们记得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却容易忽略他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功绩。这种集体记忆的选择性,或许是人类社会自我警示的本能反应。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某天你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会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此时此刻的每个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