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é
  • m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lǐ jì é máo

成语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成语出处: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

繁体字形:千裏寄鵝毛

英文翻译:Goose feather in a thousand miles

千里寄鹅毛的意思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寄:1.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寄信。寄钱。包裹已经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赋诗寄怀。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篱下。4.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儿。寄女。5.姓。

鹅: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嘴扁而阔,脚有蹼,能游泳,耐寒,吃青草、谷物、蔬菜、鱼虾等。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成语评论

千里寄鹅毛”这个成语,字面听起来有点奇怪——大老远寄根鹅毛图啥?其实背后藏着个温暖的故事。比如你的朋友在国外旅游,特意给你带了片枫叶当书签,虽然东西不贵,但你会觉得“哇,他居然记得我喜欢这些小玩意儿”。这种时候,就能用“千里寄鹅毛”来形容那份心意了。

有人可能会问:鹅毛这么轻的东西,真值得专门寄吗?这恰恰是成语的妙处——重点不在物品价值,而在行为背后的惦记。就像疫情期间有人给隔离的邻居送碗热汤,东西虽小,传递的温度却能穿透钢筋水泥。

举个例子更直观:同事小王老家在新疆,每次休假回来都往办公室带葡萄干。有次新人小李嘀咕:“网上什么买不到啊?”老张笑着接话:“这你就不懂了,这叫千里寄鹅毛,重点是他扛着十斤行李转三次车的这份心。”

现代人还适用这个成语吗?其实比过去更贴切。现在网购半小时就能收到鲜花蛋糕,反而让那些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的举动更显珍贵。比如熬夜帮朋友改简历、记住对方随口提过喜欢的奶茶口味,这些“鹅毛”在速食时代反而成了情感硬通货。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打动人心的,是它戳中了人际交往的本质——我们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礼物本身,而是透过这件物品看到的对方的世界。就像我妈总念叨“别乱买东西”,但每次收到我出差随手带的冰箱贴,她擦得比谁都勤快。

下次遇到看似“不值得”的付出时,不妨换个角度:也许那根轻飘飘的鹅毛里,藏着别人穿越山海也要让你知道的牵挂。毕竟在这个万物触手可及的时代,愿意为你花“笨功夫”的心意,可比转账红包难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