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ó xué dǔ zhì
成语解释:博:广;笃志:志向专一。广泛学习,意志坚定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博壆篤志
英文翻译:Erudition and ambition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笃:1.忠实;一心一意:笃厚。笃志。情爱甚笃。2.(病势)沉重:危笃。病笃。3.很;甚:笃爱。笃好(hào)。4.姓。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哎,你瞧,咱们今天聊聊“博学笃志”这个成语。先说个例子吧:小明从小爱看书,天文地理啥都研究,高考填志愿时却毫不犹豫选了冷门的历史专业,室友问他为啥不选热门行业,他挠挠头说:“我就想搞明白人类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这不就是典型的“博学笃志”吗?既广泛学习,又坚持自己的方向。
等等,博学笃志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学得广,盯得牢”嘛!就像老张头,白天在社区教剪纸,晚上直播讲《易经》,周末还跑去老年大学学编程。有人笑他“瞎折腾”,他却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这叫给脑子做广播体操!”你看,博学不一定要当专家,关键是保持好奇心,同时心里有杆秤。
那光博学不笃志会咋样?举个反例:小红三年换了五个专业,从AI到茶艺再到考古,每次都说“找到真爱了”,结果样样懂点皮毛。不是说尝试不好,但就像挖井,东一铲子西一镐头,永远喝不到甘泉。反观隔壁王师傅,修了三十年自行车,现在光听声音就能判断车胎漏气位置,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笃志?
要我说啊,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博学”容易“笃志”难。前两天刷到个00后UP主,上午发量子物理科普,下午教美妆技巧,晚上直播拆解《红楼梦》,粉丝夸他是“六边形战士”。但仔细想想,这种跨界的“博学”背后,是不是藏着对流量密码的精准把握?真正的笃志,或许更需要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轴劲儿。
最后提个醒儿:别把“博学”当成逃避选择的借口。就像我表弟总说“再多学点再决定方向”,结果硕士毕业还在图书馆泡着。要我说啊,与其在知识的海洋里狗刨,不如选个灯塔游过去。毕竟,人生不是自助餐厅,啥都往盘里夹的,最后容易撑着。
说到底,“博学”是望远镜,帮咱们看见更多可能;“笃志”是指南针,让咱们不会在可能性里迷路。就像那个写了《海错图》的清朝画家聂璜,既画遍奇珍异兽,又二十年如一日钻研海洋生物,这才留下了穿越时空的瑰宝。所以啊,想在信息洪流里站稳脚跟,这两样家伙事儿您可得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