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òu gù zhī lǜ
成语解释: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成语出处:宋·刘弈《上韩范二招讨书》:“贼无后顾之虑,长驱而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后方的忧患
繁体字形:后顾之虑
英文翻译:Worries about the future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顾:1.回头看;泛指看。例:回顾。举目四顾。2.拜访:三顾茅庐。3.照管;注意:奋不顾身。顾大局。4.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惠顾。顾客。5.文言副词。反而:足反居上,首顾居下。6.文言连词。但是;只是:虽年高,顾精神不减。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虑:1.思考:考虑。深谋远虑。千虑一得。2.担忧;发愁:忧虑。疑虑。顾虑。过虑。不足为虑。
小明最近想辞职创业,但总担心收入不稳定,万一失败可能连房租都交不起。这种“后顾之虑”像根绳子拽着他,让他迟迟不敢递辞呈。有人问:后顾之虑和普通担忧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这种顾虑会持续影响决策——就像小明既想追求理想,又怕失去现有保障,形成持续的心理拉锯战。
菜场里卖煎饼的王阿姨倒是活得通透。当初她下岗后摆摊,邻居都劝她“要考虑老了怎么办”,她却说:“后顾之虑谁都有,但守着空想更没出路。”现在她靠着二十年手艺供孩子读完大学,摊位旁还贴着新学的移动支付二维码。这让人想到:同样的顾虑,为什么有人被束缚有人能突破?关键在于是否把担忧转化为具体行动预案,比如王阿姨主动适应移动支付就是化解顾虑的实战案例。
刚生完二胎的表姐最近在家庭群里诉苦,说想重返职场又怕孩子没人带。我给她支了个招: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从托班费用到长辈协助,每个选项都标注可行性评分。当她把模糊的担忧变成纸上的数据对比时,突然发现“后顾之虑”的重量轻了大半。这印证了我的观点:把抽象焦虑具象化,就像给黑暗房间开灯——很多问题其实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老家亲戚总劝年轻人考公务员,说“现在不图安稳,老了要吃苦”。这种代际观念差异恰好展现“后顾之虑”的双面性:它可以是未雨绸缪的智慧,也可能成为自我设限的牢笼。就像我堂哥说的:“二十岁就想着六十岁的事,那中间的四十年来人间凑数吗?”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练习的,是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与适度的不确定性共舞。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比喻:后顾之虑就像汽车的后视镜,开车时必须偶尔查看,但若全程盯着后视镜,迟早会撞上前方的电线杆。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安全选项,但过度防范风险本身可能成为最大的风险。下次当你感觉被顾虑缠绕时,不妨试试我的“五分钟决策法”——给自己五分钟彻底释放担忧,时间到就带着不完美方案先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