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rén jūn zǐ
成语解释: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中宗》:“庸人视之,如推车于太行之险,大人君子视之,一苇可杭之浅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人
繁体字形:大人君子
英文翻译:Adult gentleman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哟,说到“大人君子”这个成语啊,咱们先得搞明白它到底啥意思对吧?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讲究个“行得正坐得直”。比如有人问:“老王为啥总能服众?”旁边人可能一拍大腿:“害!人家可是公认的大人君子,办事儿公道着呢!”
这时候问题来了:现代社会还需要大人君子吗?要我说啊,那可太需要了!您瞅瞅现在网上那些键盘侠,隔着屏幕啥难听话都敢说。要是多点大人君子的气度,少点阴阳怪气,网络环境不得清爽一大截?就像咱小区张主任,调解纠纷时总说:“咱得讲道理嘛,大人君子的风范不能丢。”您别说,这话还真能镇住场子。
不过话说回来,当个大人君子容易吗?我觉着吧,这事儿就跟学骑自行车似的——刚开始可能摔跟头,但练多了就稳当了。好比隔壁李老师,年轻时也是个暴脾气,后来硬是把自己磨成了个温润如玉的主儿。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宁做吃亏君子,不当占便宜小人”,现在都成社区金句了。
您看这成语用起来多带劲!比如写年终总结时来一句:“今年团队发扬大人君子精神,顺利完成跨部门协作。”嚯,听着就有格局!不过可别光挂在嘴上,得落实到行动里。就像我二叔开餐馆那会儿,坚持用新鲜食材,别人笑他死脑筋,他倒乐呵呵:“做生意嘛,得对得起大人君子的良心招牌。”
说到底啊,大人君子这品质就像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显价值。在这个急吼吼的时代,能守住这份坚持的人,反倒容易闯出点名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反正我觉着啊,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道理,搁啥时候都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