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yǎ jūn zǐ
成语解释: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人
繁体字形:大雅君子
英文翻译:A gentleman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雅:[yǎ]1.合乎规范的:雅正。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3.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意。雅教。5.姓。6.交情:无一日之雅。7.平素:雅善鼓琴。8.很;极:雅以为美。[yā]同“鸦”。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你听说过“大雅君子”这个词吗?说白了,这就是形容那些既有文化修养、又为人正直的家伙。举个例子,隔壁张叔平时爱读书,遇到邻居吵架还主动调解,大伙儿都说他“真是个大雅君子”——你看,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有人可能会问:“大雅君子和普通好人有什么区别?”嘿,关键就在“雅”字上!比如同事小王,不光工作认真,开会时发言总带着点诗词典故,但又不显摆。这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才算得上大雅君子的标配。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问题:现代社会还需要大雅君子吗?我跟你讲,太需要了!上个月公司新来个项目经理,谈合作时既能用专业术语,又能用大白话解释,把甲方听得直竖大拇指。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本事,不就是新时代大雅君子的打开方式?
不过说实在的,做个大雅君子真不容易。前些天同学聚会,老李明明知道小刘吹牛,却笑着转移话题不戳穿。这种“看破不说破”的分寸感,比直接怼人高明多了——毕竟,给人留面子也是种雅量啊!
要我说啊,大雅君子可不是端着架子装模作样。就像楼下开面馆的老赵,墙上挂着书法作品,收银台摆着《读者》杂志,跟顾客聊天能从天南说到地北。这种烟火气里的文雅劲儿,反而更让人觉得亲切自然。
最后唠叨一句,做个大雅君子未必非得学富五车。关键是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那股劲儿。就像我爷爷常说的:“肚子里装点墨水,心里存点善意,走到哪儿都差不了!”这话糙理不糙,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