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ng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è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嗇己奉公

英文翻译:to save money for public welfare by being parsimonious in one 's personal spending

啬己奉公的意思

啬:小气;该用的财物也舍不得用:吝啬。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养。侍奉。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7.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成语评论

啬己奉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对自己吝啬,对公事奉献”,听起来像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但现实中真有人能做到吗?举个例子:某社区志愿者老王,自己常年穿着旧衣旧鞋,却把退休金的大部分捐给孤寡老人。有人问他图什么,他说:“钱花在自己身上是消耗,花在需要的人身上才是价值。”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种“苦自己、帮别人”的方式,会不会太极端了?其实关键在于“平衡”。比如公司里有个项目经理,出差总选经济舱,但团队活动经费从没缩减过。她私下说:“不是要刻意吃苦,而是把资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这种理性取舍,反而让团队凝聚力更强。

再来看学生群体的例子。大学生小张每天在食堂只点素菜,却把兼职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资助山区儿童上学。当室友笑他“活得像个苦行僧”时,他展示手机里的照片:“看着这些孩子能继续读书,比吃顿火锅开心多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或许就是“啬己奉公”的内在动力。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强调自我价值,这种传统美德还适用吗?我观察到,在公益机构、应急救灾等场景中,这种品质依然闪耀。就像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自愿减薪加班,把防护设备优先让给同事。他们并非不懂享受生活,而是在特殊时刻做出了优先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