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è
  • fèng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è sī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滅私奉公

英文翻译:Eliminate private affairs and serve the public

灭私奉公的意思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私:1.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私事。私信。私有。2.自私(跟“公”相对):私心。大公无私。3.暗地里;私下:私访。窃窃私语。4.秘密而不合法的:私货。私盐。私通。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养。侍奉。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7.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成语评论

灭私奉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传递的价值观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一位社区志愿者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主动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就是“灭私奉公”的体现——把公共事务放在个人利益之前。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做会不会太吃亏了?”其实关键在于平衡。比如一位医生在疫情期间连续加班救治患者,虽然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但换来了更多人的健康保障。这种选择不是单方面的“牺牲”,而是通过专业能力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这种精神的影子。某科技公司的研发团队为了按时完成公益项目,自愿推迟年假,最终开发出帮助视障人士的导航软件。这里既有对公共事业的奉献,也包含着个人成就感的获得。

有人认为这种要求太高,普通人难以做到。其实换个角度看,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公共场所卫生,这些小事同样属于“奉公”的范畴。就像邻里间主动维护楼道清洁,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却能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解读“灭私奉公”不必走极端。比如企业家通过合规经营创造就业,既实现个人价值又贡献税收,这就是公私兼顾的典范。重要的是建立良性机制,让公共利益与个人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古代治水官员的记载,或是听到消防员逆行救火的事迹,这些不同时代的案例都在说明:社会运转需要有人暂时放下小我。但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的奉献应该建立在保障基本权益的基础上,避免演变为道德绑架。

观察身边那些长期参与公益的人会发现,他们的付出往往伴随着精神满足感的提升。就像支教老师虽然物质条件简单,但看到学生成长时的欣慰,这种情感回报可能比单纯计较得失更有意义。公私之间,本就可以存在温暖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