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g
  • zhī
  • xiān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

成语解释: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同将夺固予

繁体字形:將慾取之,必先與之

英文翻译:If you want to take it, you have to deal with it first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意思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与:[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成语评论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但核心道理其实很简单:想要得到什么,可能需要先主动付出。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王想在公司升职,但他没有埋头苦干等领导发现,而是主动帮团队解决难题,甚至牺牲周末时间整理项目经验分享给同事。结果呢?三个月后,不仅领导主动给他升职加薪,同事们也乐意支持他的新工作。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吃亏了吗?其实换个角度看,短期的“给予”恰恰是长期“获取”的筹码。就像养花要先浇水,创业要先投入本金,人际关系的信任也需要用真诚交换。去年我帮朋友免费设计婚礼请柬,没想到半年后她给我介绍了三个付费客户,这种“意外收获”恰恰印证了成语中的智慧。

在亲子教育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邻居张姐以前总抱怨孩子沉迷手机,后来她改变策略:每天晚饭后主动放下手机,带孩子玩桌游或读绘本。两个月后,孩子反而主动和妈妈约定每天只看半小时动画片。这说明想要改变他人,强制索取不如先以身作则地给予关注。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越是急着推销产品的商家,越容易让人产生戒备心;反而是那些先提供免费试用或知识分享的品牌,最终能赢得更多忠实客户。这或许就是商业版的“先与后取”——用价值输出建立信任,收获自然会水到渠成。

当然,这个成语不是教人盲目付出。关键在于“先与”的动作要有策略性,就像钓鱼需要选对鱼饵。上周拜访的茶商老陈就深谙此道:他会在茶馆显眼处摆放免费茶具展览,看似在做公益文化推广,实则吸引了大量潜在买家咨询定制服务。这种智慧的给予,本质上是在创造获取价值的契机。

当我们在职场、生活里遇到瓶颈时,不妨试试“反套路操作”:与其执着于眼前得失,不如先思考能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就像春天播种的农民,当下的耕耘或许看不到回报,但季节轮转时,丰硕的果实自会挂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