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ǎng rú mèng mèi
成语解释:指好像做梦一样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好象做梦一样
繁体字形:怳如夢寐
英文翻译:as if in a dream
恍:1.恍然:恍悟。2.仿佛(与“如、若”等连用):恍如梦境。恍如隔世。恍若置身其间。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寐:睡:假寐。喜而不寐。梦寐以求。
走在深秋的银杏大道上,金黄的落叶簌簌飘落肩头,我突然站在原地愣住了——这样不真实的场景,算不算"恍如梦寐"?其实这个成语就像我们突然看到老照片时,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恍惚感。上周帮邻居奶奶修收音机,她摸着数码按键忽然说:"现在连听戏都不用调频了,活像在梦里过日子。"你看,科技革新带来的时空错位感,正是"恍如梦寐"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自带"慢镜头"特效?记得去年同学聚会,当年的淘气包小王西装革履走进来时,满屋子人像被按下暂停键。这种群体性的恍惚状态,恰似成语里那个"寐"字暗含的沉睡与觉醒的临界点。就像暴雨后推开窗闻到泥土香,明明真实存在,偏觉得像穿越到儿时的夏天。
现代人其实比古人更容易体验这种状态。上周在地铁站看到全息投影广告,流光溢彩的虚拟鲸鱼从墙面游出,乘客们齐刷刷举着手机却屏住呼吸。这种科技营造的魔幻现实,让"恍如梦寐"从文学修辞变成了日常体验。有时候刷短视频,上一秒还在看北极极光,下一秒就切换到热带雨林,这种时空折叠的眩晕感,不正是成语描绘的意境吗?
有个有趣的发现:当我们说"恍如梦寐"时,往往带着温柔的怅惘。就像拆开二十年前的情书,信纸上的字迹会跳舞;就像走进废弃的老剧场,座椅的咯吱声都带着回音。这种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微妙体验,或许正是人类对时光最诗意的丈量方式。下次看见晚霞染红整片玻璃幕墙时,不妨驻足片刻——说不定某个瞬间,你正站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