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ǒu wú cùn tiě
成语解释: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繁体字形:手無寸鐵
英文翻译:barehanded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手无寸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手里没有任何武器,但实际使用中常用来形容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困境的状态。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能用在现代生活里?”举个真实场景:暴雨突袭时,看到路边有人手忙脚乱地用塑料袋遮头狂奔,这时候就能调侃一句:“你看他手无寸铁的样子,连把伞都没带。”
再举个职场例子。新同事小王第一次做项目汇报,PPT临时出故障,只能靠口头描述。会后主管私下说:“今天他真是手无寸铁上战场。”这里既没有贬低能力的意思,反而带着点同情——谁都可能遇到计划外的状况,关键看后续如何补救。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都用手机电脑了,这成语会不会过时?”其实换个角度看,现代人依赖电子设备反而更符合“手无寸铁”的隐喻。试想在地铁站突然手机没电,既查不了路线又付不了款,那种孤立无援的窘迫,不正是成语的生动写照吗?
我个人观察到,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双面性。它既能表达被动处境,也能引申为主动选择。比如谈判桌上放弃咄咄逼人的态度,转而用真诚沟通化解矛盾,这种“以柔克刚”的策略,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手无寸铁”?
最后分享个有趣现象:游戏主播常把“这局手无寸铁也能赢”当挑战标题。这种用法跳脱了传统语境,反而凸显出技巧的重要性。当物质条件不足时,智慧与经验就成了看不见的“武器”,这或许能给现实中的我们带来启发:真正的准备,未必都摆在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