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束手無筞

英文翻译:be at a loss what to do

束手无策的意思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成语评论

束手无策”这个成语,大家可能都听过,但它到底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当朋友家的宠物猫突然生病,而附近宠物医院全部关门时,他急得团团转,嘴里念叨着:“我真是束手无策了!”这时候的“束手无策”,就像手里明明有工具却找不到使用说明书,明明想帮忙却使不上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是暂时的吗?其实是的。比如公司遇到突发公关危机,团队最初可能集体沉默,仿佛被按了暂停键。但经过头脑风暴后,有人提出用直播透明化处理流程,局面立刻有了转机。这说明“束手无策”更像一个信号灯,提醒我们需要切换思维方式。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记得去年邻居家水管爆裂,水漫到楼道里,物业维修员刚好休假。当时大家拿着水桶和拖把面面相觑,直到有个退休工程师提议用橡胶垫临时堵漏。这个例子让我意识到:所谓束手无策,有时候只是缺了个观察问题的角度。

有趣的是,现在连智能设备也会“束手无策”。上周同事的新款扫地机器人卡在窗帘流苏里不停转圈,AI语音助手反复提示“检测到异常环境”。这种机械化的束手无策,反而让我们更珍惜人类特有的应变能力——毕竟我们会弯腰解开缠住的流苏,而不是困在程序设定的逻辑里。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人们说“我没办法了”时,往往潜藏着求助的意愿。就像小朋友拼不好积木城堡,嘴上说着“我不会”,其实在等大人递给他最后一块拱门零件。这种状态本身包含着突破的可能性,就像种子破土前总要经历黑暗。

从个人经验看,应对束手无策的最佳策略是“先退半步”。有次我负责的活动现场音响突然失灵,在调试设备的十分钟里,我让观众玩起了击鼓传花游戏。后来大家反而觉得这个意外环节最有意思。这让我明白:承认暂时无解,反而能腾出空间创造新解法。

下次遇到看似无解的困境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它既不是终点也不是失败,而是提醒我们换个姿势重新出发的路标。就像解开缠住的耳机线,有时候需要先松开紧绷的手指。

束手无策的造句

  1. 造句 一个人一文不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处逆境束手无策。
  2. 造句 在情感的海上,没有指南针,只好在奇异的事件前面束手无策地随意漂流。
  3. 造句 选择,一个熟悉的名词,可真面对时又会束手无策,你冲了,你挺过去了。那么你也就成功了。气馁了,站不起来了,也就失败了。谁会承认自己失败?让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走出自己的风格。
  4. 造句 医生的无知会给病人带来灾难。一个医生,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那是失职和羞耻,也是医生最大的痛苦。
  5. 造句 财富税在任何地方都让人束手无策,不是因为对财富征税不对,而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定义和辨别有着巨大的实际困难。
  6. 造句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7. 造句 与耐克一样,那家日本出版社看起来也束手无策。
  8. 造句 他已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了。
  9. 造句 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无策。
  10. 造句 在当时条件下,对瘟疫几乎是束手无策,只好求助于装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