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 chí bù dìng
成语解释: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意志薄弱
繁体字形:把持不定
英文翻译:capricious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两手把着冲锋枪。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着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门。把住关口。5.紧靠:把墙角儿站着。把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6.约束住使不裂开:用铁叶子把住裂缝。7.给(gěi)8.车把:那辆车的把折(shé)了。9.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宾语都是确定的。b)用“把”的句子,动词后边有附加成分或补语,或前边有“一”等特种状语。但在诗歌戏曲里可以不带:扭转身来把话讲。c)用“把”的句子,动词后头一般不带宾语,但有时带:把衣服撕了个口子。把这两封信贴上邮票发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时候后面不说出具体的动作,这种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责怪或不满的场合:我把你个糊涂虫啊!e)近代汉语里“把”曾经有过“拿”的意思,现代方言里还有这种用法(“那个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万”和“里、丈、顷、斤、个”等量词后头,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前头不能再加数词):个把月。百把块钱。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关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把儿。掸子把儿。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儿。梨把儿。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哎哟喂,咱们今天来唠唠“把持不定”这个成语。你别说,生活中谁没经历过这种纠结时刻啊?比如老王最近想换工作,工资高的要加班,清闲的又嫌钱少,整整半个月了还在那儿掰手指头算账,这不就是典型的把持不定嘛!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咱们会犯这个毛病呢?”(自问自答环节来咯)说白了,就像逛超市面对两包口味不同的薯片,既怕选错了后悔,又怕错过更好的机会。心理学上管这叫“决策疲劳”,选择太多反而让人头大。
举个栗子,我上周网购运动鞋那叫一个磨叽。黑色经典但普通,荧光色够潮但怕hold不住,好家伙,购物车加了删、删了加折腾三回,最后愣是跑去实体店试穿了才下单。你瞧,连买个鞋都能把持不定,更别说人生大事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犹豫全是坏事吗?(又是个好问题)依我看呐,适度的纠结其实是负责任的表现。就像小张想报名马拉松,既担心体能跟不上,又渴望挑战自我,这种内心的拉锯战反而能帮他认清真实需求。关键是要给自己设个deadline,别让犹豫变成拖延症。
再来看个职场例子。市场部开会讨论新品推广方案,A方案稳妥但老套,B方案创新风险大。整个团队从下午两点吵到华灯初上,咖啡都续了三轮还没定论。这时候主管老李拍板:“咱们先小范围试水B方案,不行再掉头!”你品,这种折中处理既保留了选择空间,又避免了无限期拉扯。
突然想到个有趣现象——越是聪明人越容易把持不定。(个人观点预警)因为他们总能想到各种可能性,就像下棋高手能预见十步之后的局面。但生活毕竟不是棋局,有时候跟着直觉走反而更痛快。就像我去年选自驾游路线,研究攻略差点把地图看穿,最后闭着眼挑了条冷门线路,结果发现了超美的秘境瀑布!
说到底,把持不定就像手机里的选择困难症表情包,人人都有但不必焦虑。下次遇到选择难题时,不妨先深呼吸,把选项写在纸上做个利弊表,或者干脆抛个硬币——当硬币飞起来的那瞬间,你突然就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了,你说神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