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chí bù gǒu
成语解释: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成语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处事认真
繁体字形:矜持不苟
英文翻译:Reserved and meticulous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鳏”。2.同“瘝”。[qín]古代指矛柄。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苟:1.姑且;暂且:苟安。2.草率;随便:一丝不苟。3.文言连词。如果;假使:苟不教,性乃迁。4.姓
什么是“矜持不苟”?简单来说,就是做事认真、不随便应付。比如一位医生在手术前反复核对器械清单,即使同事催促“差不多就行”,她依然坚持逐项检查——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正是“矜持不苟”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矜持不苟和死板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态度背后的动机。老张在社区值班时,坚持要求访客登记身份证号码,哪怕对方是熟面孔。有人觉得他“不懂变通”,但他认为:“安全规范保护的是所有人。”这种带着责任感的坚持,与固执己见截然不同。
历史故事里藏着智慧。明代海瑞担任县令时,曾因拒收半匹绢布的礼品被同僚嘲笑。他回应:“分寸之礼看似小,溃堤之患始于蚁穴。”这种在原则问题上的毫不妥协,让“矜持不苟”超越了个人性格,升华为职业操守的标杆。
当代职场中,矜持不苟如何体现?新媒体编辑小王坚持核实每个数据来源,即便赶热点也要确保准确性。当流量至上的风气蔓延,她认为:“传播失真信息就像建造沙滩城堡。”这种选择或许会暂时落后,却为行业保留了珍贵的公信力。
值得思考的是:矜持不苟是否等同于不知变通?我曾目睹前辈工程师处理客户需求:既严守安全底线,又主动设计三种替代方案。这启示我们,真正的矜持不苟需要智慧护航,在坚守核心原则的同时,保持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当快餐式文化冲击各个领域,“矜持不苟”更像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我们对质量的追求,对底线的认知,以及在效率与品质之间的取舍智慧。或许下次面临选择时,我们可以多问一句:这个决定经得起时间检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