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o bù píng
成语解释: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通常用于“打”后
繁体字形:抱不平
英文翻译:be outraged by an injustice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哎呦喂,说到“抱不平”这词儿,大家脑子里是不是立马蹦出武侠片里的大侠?其实啊,生活里这种事儿可多了去了。比如同事被领导冤枉扣奖金,你“路见不平一声吼”帮着解释,这就叫“打抱不平”。
等等,啥叫“打抱不平”?说白了就是看到不公平的事,哪怕跟自己没关系也要管一管。你瞅瞅隔壁王婶,上个月菜市场有人插队,她愣是扯着嗓子喊:“排队都不会吗?欺负老人家算什么本事!”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这社会,管闲事不怕惹麻烦啊?”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其实“仗义执言”和“愣头青”只有一线之隔。好比上次我在地铁上看见有人手机外放,先礼貌提醒再找乘务员,比直接开怼更有效。关键得讲究方法,你说对吧?
要我说啊,现在年轻人“抱不平”的方式可高级多了。就像我表弟,发现学校食堂乱涨价,直接在校园论坛发数据分析帖,配上往期价格对比图,三天就让食堂恢复原价。这种“用数据说话”的较真劲儿,可比拍桌子吵架管用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还是不少见。前两天看到个新闻,外卖小哥送餐摔倒没人扶,最后还是个初中生帮着收拾残局。这事儿让我琢磨:为啥有时候大家不敢出手?可能怕被讹,也可能觉得“关我啥事”。但换个角度想,今天你帮别人,明天可能就有人帮你,这社会不就这么转起来的嘛。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四两拨千斤”的法子。比如看到有人乱扔垃圾,递个塑料袋说:“大哥您东西掉了”,这可比直接指责让人容易接受。说到底,“抱不平”不一定非要硬刚,带点智慧更能事半功倍,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