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ù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ú xiù ér qù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拂袖而去

英文翻译:turn on one 's heel

拂袖而去的意思

拂:[fú]1.拭,掸去:拂拭。拂尘。2.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3.甩动,抖动:拂袖而去。4.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bì]古同“”,辅助。

袖:1.袖子:袖口。短袖儿。2.藏在袖子里:袖着手。袖手旁观。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成语评论

你听过"拂袖而去"这个成语吗?它常用来形容生气离开的场景,但具体该用在什么场合呢?我们不妨通过几个生活化的例子来理解。

想象部门会议上,王经理突然提高嗓门:"这个方案完全不可行!"说完"唰"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他快步走向门口时,西装袖子在空气中甩出一道弧线——这就是典型的"拂袖而去"。这个动作传递着强烈不满,又保持着最后的风度,就像古人宽大的衣袖在空中划过的轨迹。

有人问:"这和普通生气离开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肢体语言的戏剧性。上周五,我在咖啡馆目睹两位好友争执。穿米色风衣的女士突然抓起手包,围巾在空中转了个圈,杯里的拿铁晃动着泛起涟漪。这种带着情绪张力的离场,才是成语描绘的生动画面。

不过要注意使用分寸。去年公司年会,销售总监因为颁奖顺序问题当场离席,甩门声震得水晶吊灯都在摇晃。这种过于激烈的表现,更像是"摔门而出"而非"拂袖而去"。后者更强调用优雅姿态表达抗议,如同苏轼被贬时整理衣冠从容赴任的气度。

有趣的是,这个诞生于宽袍大袖时代的成语,在西装革履的今天依然鲜活。它提醒我们:表达不满不必歇斯底里,就像我祖父常说的"生气时更要挺直腰板"。下次遇到不愉快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既不必委屈求全,也无需失了体面。

现在年轻人更习惯用手机"已读不回"来表达情绪,但文字终究不如肢体语言传神。当你真正需要当面表明态度时,"拂袖而去"的分寸感或许值得借鉴。毕竟,衣袖甩出的弧度里,藏着中华文化中"发乎情,止乎礼"的处世智慧。

拂袖而去的造句

  1. 造句 海水就像慈祥的母亲,拂袖而去。
  2. 造句 因为话不投机,他转身拂袖而去。
  3. 造句 老方见小方出尔反尔,不讲信义,不禁怒形于色,拂袖而去。
  4. 造句 听了大家的批评,他非但不虚心接受,反而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5. 造句 我俩还没说上几句话,他就拂袖而去,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6. 造句 毕竟,全球化势不可当,所以在瑞士与会的各国部长拂袖而去又有何妨呢?
  7. 造句 一薰一莸,他拍案而起,拂袖而去。
  8. 造句 那个商人到他家碰了一鼻子灰,拂袖而去。
  9. 造句 他听了以后,拂袖而去,一转眼就没了踪影。
  10. 造句 我们走吧,当我拂袖而去,你们不可能还呆在安乐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