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āi
  • jiān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āi jiān cā bèi

成语解释: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多而拥挤。

成语出处:《清平山堂话本 错认尸》:“当日闹动城里城外人都得知,男子妇人,挨肩擦背,不计其数,一齐来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

繁体字形:挨肩擦背

英文翻译:go in a jostling crowd

挨肩擦背的意思

挨:[āi]1.靠近;紧接着:他家挨着工厂。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挨着次序放好。挨门挨户地检查卫生。[ái]1.遭受;忍受:挨饿。挨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挨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擦:1.摩擦:擦火柴。摩拳擦掌。手擦破了皮。2.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擦汗。擦桌子。擦玻璃。擦亮眼睛。3.涂抹:擦油。擦粉。擦红药水。4.贴近;挨着:擦黑儿。擦肩而过。燕子擦着水面飞。5.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摩擦,使成细丝儿:把萝卜擦成丝儿。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成语评论

哎哟喂,咱们今天聊聊"挨肩擦背"这个成语到底咋用!你瞅瞅,这词儿光听着就让人感觉挤得慌对吧?那具体啥场景能用上它呢?咱们先举个栗子哈。

早上菜市场那叫一个热闹!老王刚挤进去就嚷嚷:"这地界儿比早高峰地铁还夸张,大伙儿挨肩擦背的,我连秤杆子都快举不起来了!" 你看,这不就活灵活现画出人挤人的场面了嘛?这里核心问题就来了——这成语只能形容物理上的拥挤吗?嘿,还真不是!

上周同学聚会可有意思了。酒过三巡,李姐突然爆料:"当年咱们在宿舍挨肩擦背地偷吃泡面,宿管阿姨的脚步声一响,吓得老张把面汤泼窗帘上了!" 你发现没?这儿说的可是亲密无间的相处状态,比单纯说"关系好"更有画面感。要我说啊,这成语就像个万金油,只要带点"紧密接触"的意思都能套用。

昨儿逛夜市碰见个趣事。卖糖葫芦的大叔扯着嗓子喊:"都别挨肩擦背地杵这儿啦,后边那位穿花衬衫的小哥,您这汗都蹭我糖葫芦上了!" 围观群众哄堂大笑。这个例子有意思在哪呢?它把拥挤带来的尴尬转化成幽默,反而让场面更生动了。要我说啊,中文成语的妙处就在这儿——四个字能讲出八百个故事。

现在年轻人总说大城市太拥挤,我倒觉得"挨肩擦背"里藏着烟火气。你想啊,要是真没人挤人的早市、不用抢座的地铁,那日子得少了多少人情味儿?不过说归说,明儿早高峰挤地铁的时候,我可能又要改主意了...

挨肩擦背的造句

  1. 造句 节日的广场上,人们挨肩擦背。
  2. 造句 庙会上人实在太多了,人与人之间都是挨肩擦背的。
  3. 造句 街上的人可真多,人来人往,挨肩擦背!
  4. 造句 西门庆即冠带,乘了轿来,只见乱哄哄挨肩擦背,都是大小官员来上寿的。
  5. 造句 国庆节夜晚,街上观灯的市民挨肩擦背,人山人海。
  6. 造句 挨肩擦背,大都名利之徒;费力劳心,多半商农之辈。
  7. 造句 一缕客栈别日,客源不断,来往的客人挨肩擦背,红衣三娘靠在楼梯口,手不停扇着脖子处冒出来的汗水。
  8. 造句 这里挨肩擦背,急行不得,一会儿时间,她便走不动了,左顾右盼,瞧不到他俩,心中难过之极。
  9. 造句 庙里焚香祈福的香客挨肩擦背,险些踩破门槛。
  10. 造句 午牌时分,黄州府衙门外围聚众多百姓,挨肩擦背,甚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