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 jiān cā bèi
成语解释: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69回:“行至大街,就见那些人摩肩擦背,搀老扶幼,全是瞧擂台去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多时
繁体字形:摩肩擦背
英文翻译:Rub shoulder and back
摩:[mó]1.摩擦;接近:摩拳擦掌。摩天大厦。2.抚摸:摩弄。3.研究;切磋:揣摩。观摩。4.摩尔的简称。[mā]〔摩挲〕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移动:把衣服摩平了。挲(sa)。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擦:1.摩擦:擦火柴。摩拳擦掌。手擦破了皮。2.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擦汗。擦桌子。擦玻璃。擦亮眼睛。3.涂抹:擦油。擦粉。擦红药水。4.贴近;挨着:擦黑儿。擦肩而过。燕子擦着水面飞。5.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摩擦,使成细丝儿:把萝卜擦成丝儿。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摩肩擦背”这个成语,你平时会在哪儿听到?举个常见的例子:周末的菜市场里,人们摩肩擦背地挤在摊位前挑拣蔬菜,大爷大妈们挎着布袋子,一边讨价还价一边侧身避让,活像跳着一场即兴的“避让舞”。这时候如果有人突然停下脚步,后面的人准会喊一嗓子:“别堵路啊!”
有人问:“摩肩擦背只能形容物理上的拥挤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年底冲刺阶段,同事们忙得摩肩擦背——不是真的身体接触,而是形容任务密集到像叠罗汉。这时候你会听到同事A对同事B说:“帮我盯下数据表,我快被Excel淹没了!”——你看,连电子文件都能“擦背”了。
更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去年我在东京地铁站见过真正的“摩肩擦背”:早高峰时,穿西装的白领们像沙丁鱼一样贴着车门,有人举着咖啡杯不敢放下,有人用两根手指捏着手机回消息。但神奇的是,这种拥挤中反而有种默契——大家默认缩着肩膀、屏住呼吸,像在玩一场成年人的“木头人”游戏。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人真的需要这么多“摩肩擦背”吗?我常想,线上办公普及后,物理空间的拥挤或许会减少,但信息流的拥挤反而变本加厉——微信消息、邮件通知、弹窗广告…...我们的大脑是不是也在经历另一种“擦背”呢?下次当你被消息提示音包围时,或许可以自嘲一句:“嚯,今天我的脑门儿都快和手机屏摩出火星子了。”
说到底,“摩肩擦背”不只是个成语,更像面镜子,照出人类社会的密度变化。从前集市上的热闹叫卖,如今变成了屏幕里的信息轰炸。但无论是哪种形式,这种“拥挤”本身就在提醒我们:保持点距离感,留些呼吸空间,或许才能在热闹与安宁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