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uō shǒu dùn zú
成语解释: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焦急的样子
繁体字形:搓手頓足
英文翻译:rub one 's hands and stamp one 's foot -- get anxious and impatient
搓: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急得他直搓手。搓一条麻绳儿。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顿:[dùn]1.稍停:他顿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3.(头)叩地;(脚)跺地:顿首。顿足。4.处理;安置:整顿。安顿。5.立刻;忽然:顿然。顿悟。顿生邪念。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顿饭。被他说了一顿。7.姓。8.疲乏:困顿。劳顿。[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嘿!说到“搓手顿足”这个成语,你脑海里是不是立马蹦出一个人急得直跺脚的样子?没错,这词儿啊,就是形容人遇到急事或者懊恼时的动作。比如说:“眼看公交车要开走了,小明在站台搓手顿足,恨不得自己能飞过去。”你看,这画面感够强吧?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着急的时候吗?”哎,可不是这么简单!其实它还能表达内心的纠结。比如老板开会时说:“方案改了三次客户还不满意,整个团队搓手顿足,头发都快薅秃了。”这里不仅带出焦虑感,还暗示了团队陷入困境的无奈。
那有人又要问了:“这和‘抓耳挠腮’有啥区别?”好问题!虽然都是动作描写,但“搓手顿足”更强调双脚的动作,适合大场面;而“抓耳挠腮”更偏向小动作。举个对比的例子:“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有人搓手顿足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人抓耳挠腮像被蜜蜂蛰了似的。”你看,是不是立马能感受到不同场景下的微妙差异?
话说回来,这成语在现代还能怎么用?比方说追剧时:“男女主角眼看就要错过,弹幕里一片‘搓手顿足’的哀嚎。”这种用法既保留原意,又多了点网络时代的俏皮感。不过要我说啊,用这成语得看场合——正式报告里可能显得太夸张,但朋友聊天时绝对能让故事活起来。
最后唠句实在的:成语就像调味料,用对了能让语言更有滋味。下次遇到让人着急上火的事儿,不妨来句“别搓手顿足啦,想想办法呗”,保准比干着急更有说服力。记住啦,语言生动了,沟通自然就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