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ùn
  • cuō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ùn zú cuō shǒu

成语解释:着急惋惜的样子。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着急的样子

繁体字形:頓足搓手

英文翻译:Rub your hands

顿足搓手的意思

顿:[dùn]1.稍停:他顿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3.(头)叩地;(脚)跺地:顿首。顿足。4.处理;安置:整顿。安顿。5.立刻;忽然:顿然。顿悟。顿生邪念。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顿饭。被他说了一顿。7.姓。8.疲乏:困顿。劳顿。[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搓: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急得他直搓手。搓一条麻绳儿。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成语评论

哎,你别说,"顿足搓手"这个成语可真有意思!咱先举个活生生的例子:老张在火车站发现钱包丢了,急得原地转圈,又是跺脚又是搓手,那模样活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不就是"顿足搓手"最贴切的写照么?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就只是形容着急吗?" 嘿,您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它还藏着层懊恼的意味。比方说小王熬夜做的方案被客户否决了,他瘫在椅子上直拍大腿,手指头在桌面上来回搓动——这种又急又气的复杂情绪,用"顿足搓手"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那有人又要嘀咕了:"现在年轻人还爱用这种老成语吗?" 别说,前两天我还见着个00后在游戏连输五把后,抱着手机边抖腿边搓手心,嘴里直念叨"我这波操作真是顿足搓手啊!" 瞧瞧,老词儿配新场景,照样鲜活得很。

不过依我看啊,这个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画面感十足。它不像"焦虑"、"烦躁"这类抽象词,而是直接把人的肢体动作拍在你眼前。就像上周我表弟等高考成绩那会儿,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手就没离开过裤缝线——这不就是当代版的"顿足搓手"么?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咱们生活中这种身体比嘴巴诚实的时刻还真不少。比如面试前在等候区不停换腿抖脚的白领,产房外来回走动的准爸爸,还有考试铃响前疯狂转笔的学生...这些现代场景里的焦虑模样,不都延续着"顿足搓手"的精神内核么?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网络用语满天飞,什么"急到抠jio""焦虑到变形"之类的说法层出不穷。但真要论起传神又文雅的表达,还是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成语更胜一筹。下次遇到让人抓耳挠腮的场合,不妨试试用"顿足搓手"来描述,保管既准确又有文化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