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成语解释: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成语出处: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妆甚的谎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分句、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明人不做暗事
英文翻译:A wise man doesn't do secret things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做:1.制造:做衣服。用这木头做张桌子。2.写作:做文章。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事。做买卖。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做寿。做生日。5.充当;担任:做母亲的。做官。做教员。做保育员。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6.当做: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7.结成(某种关系):做亲。做对头。做朋友。8.假装出(某种模样):做样子。做鬼脸。做痛苦状。
暗: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暗号。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紫。暗绿。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明人不做暗事”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开会时,同事提议用虚假数据冲业绩,小李直接拒绝:“明人不做暗事,咱们得对客户说实话。”这句话既划清底线,又维护了团队信誉。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真有人这么耿直吗?”其实这无关“耿直”,而是选择成本问题。比如商家发现产品缺陷,选择主动召回而不是隐瞒——看似损失短期利益,但避免了更大的信任崩塌。这种行为模式,本质上是用透明换长效。
另一个生活场景:朋友借钱不还,你会私下抱怨还是当面沟通?“明人不做暗事”主张后者。直接说:“上次借的五千块说好月底还,是遇到困难了吗?”既保留情面,又守住原则。我见过太多关系破裂的案例,都源于把“不好意思说”演变成“背后捅刀子”。
为什么这个原则在今天依然重要?信息透明化的时代,任何暗箱操作都可能被放大百倍。就像去年某网红带货翻车事件,最初只是商品描述不实,最终演变成全网抵制的诚信危机。反观那些坦然承认错误的品牌,往往能更快重获认可。
有人认为“太老实容易吃亏”,我倒觉得这是认知偏差。十年前我做自媒体,坚持不买粉丝不刷数据,起步确实慢,但积累的读者黏性远超同行。当行业大清洗时,那些“聪明人”的百万粉丝一夜归零,我们这种“笨办法”反而成了护城河。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践行这个原则?关键在区分“灵活”与“妥协”。比如谈判时策略性保留信息不算“暗事”,但伪造资质就是越界。有个简单判断标准:如果这件事被公开是否会脸红?那些需要藏着掖着的操作,往往就是风险源头。
说到底,“明人不做暗事”不是道德枷锁,而是风险管理智慧。就像深夜独自过马路,即便没有监控也会等红灯——这种无需监督的自觉,才是真正让人安心的生存方式。试着从今天开始,在某个小事上实践这个原则,或许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更接纳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