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ī
  • lóng
  • zuò
  • jiā
  • w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jiā wēng

成语解释: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英文翻译:Not to be deaf, not to be a family man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痴:1.傻;愚笨:痴呆。痴人说梦。人家笑我太痴。2.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痴情。3.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书痴(书呆子)。4.由于某种事物影响变傻了的;精神失常:痴子。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聋哑。耳聋眼花。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做:1.制造:做衣服。用这木头做张桌子。2.写作:做文章。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事。做买卖。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做寿。做生日。5.充当;担任:做母亲的。做官。做教员。做保育员。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6.当做: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7.结成(某种关系):做亲。做对头。做朋友。8.假装出(某种模样):做样子。做鬼脸。做痛苦状。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翁:1.年老的男子;老头儿:渔翁。2.父亲。3.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公和婆婆)。4.妻子的父亲:翁婿(岳父和女婿)。5.姓。

成语评论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唠唠“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句老话。说白了就是当长辈的得学会“装糊涂”,这话听着玄乎,到底啥意思呢?举个栗子啊,您家儿媳妇把咸鱼挂客厅当装饰,您要是非追着说“这玩意儿又腥又土”,那可不就闹得鸡飞狗跳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装傻充愣的,不是纵容错误吗?”哎您可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老祖宗的智慧在于“抓大放小”,就像隔壁王叔说的:“厨房着火得扑,酱油瓶倒了就随它去”。比方说孙子考试作弊必须严肃教育,但他把作业本折成纸飞机这事儿,您就乐呵呵夸句“这航模折得真带劲”得了。

要我说啊,现在年轻人活得比咱们通透多了。上周逛超市看见个小年轻跟收银员较真:“阿姨您这扫码三次都没扫上”,您猜他爹咋接的话?“正好多听两遍这'滴'声,跟听交响乐似的”。你品,你细品,这才是把“难得糊涂”玩出境界了。

不过话说回来,装聋作哑也得讲究火候。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该揭锅时就得揭。比如闺女非要嫁个吃香菜过敏的四川小伙,这时候您要是还装糊涂,那真得闹出人命了!所以说啊,当家就像开船,既要掌稳舵,也得容得下甲板上的水花。

最后送各位句实在话: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您要是天天拿着显微镜过日子,别说当不了家翁,怕是连个舒坦觉都睡不成。日子过得去,就得学会“装聋作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