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
  • ch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ā jī chě bó

成语解释: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发誓、赌咒的神态

繁体字形:殺鶏撦脖

英文翻译:Kill the chicken and rip the neck

杀鸡扯脖的意思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扯:1.拉:拉扯。没等他说完扯着他就走。扯开嗓子喊。2.撕;撕下:扯五尺布。把墙上的旧广告扯下来。3.漫无边际地闲谈:闲扯。东拉西扯。

脖:1.脖颈,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2.某些像脖颈一样的东西:脚脖子。拐脖儿。

成语评论

杀鸡扯脖”这个民间俗语,乍一听有点血腥味,但它其实是比喻用极端手段震慑他人。比如老张发现自家菜园总被邻居家的鸡刨坏,故意当着邻居的面宰了一只鸡,边扯鸡脖子边喊:“再来刨土的下场就是这样!”邻居吓得当天就加固了鸡圈。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用暴力手段示警真的有效吗?在短期威慑上或许见效快,就像学校公示栏贴处分通知能让学生收敛行为,但这种“疼痛教育”容易激发逆反心理。比如某公司发现员工摸鱼,直接辞退最懒散的那位并在大会上宣读通告,结果团队反而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

有趣的是,这个俗语在不同场景有不同打开方式。菜市场里鱼贩老王常开玩笑:“再砍价我就要学杀鸡扯脖啦!”此时完全转化为调节气氛的俏皮话。这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就像辣椒既能呛得人流泪,也能调出美味佳肴。

个人认为这类俗语的智慧在于“虚实结合”。真正高明的管理者不会真用暴力手段,但会巧妙传递底线信息。就像幼师处理抢玩具事件时,不会惩罚某个孩子,而是举起坏掉的玩具熊说:“再用力拉扯就会变成这样哦。”既传递规则又不失温度。

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锤子,既能粗暴地砸钉子,也能精巧地雕花纹。当我们用“杀鸡扯脖”这类俗语时,重点不在是否真去扯鸡脖子,而在于如何用恰当力度传递必要信号。毕竟连啄木鸟都知道,治病救树要精准敲击,而不是把整棵树都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