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án qī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吕惠卿》:“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権傾天下
英文翻译:have rights in one's hand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什么是“权倾天下”?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权力大到可以左右整个局势。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堂内外无人敢违抗他的决策——这就是典型的“权倾天下”。
有人会问:“权倾天下一定是坏事吗?”其实未必。唐代名相房玄龄辅佐李世民时,权力覆盖全国政务,但他以贤能著称,推动“贞观之治”。这说明权力的性质取决于使用者:当它被用来推动社会发展时,反而可能成为时代的助力。
现代社会中,“权倾天下”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比如某科技巨头的创始人通过算法影响全球数十亿人的信息获取方式,这种隐形的权力网络同样具备“倾天下”的特征。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力往往在人们刷短视频、网购时悄然渗透。
我个人认为,权力集中本身是中性的工具。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兵器,在恶人手中是凶器,在侠客手中却能守护苍生。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北宋设立的“台谏制度”专门制约宰相权力,这种“以权力约束权力”的智慧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警惕的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权力与责任的失衡。战国时期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时,特意将书稿悬于城门供人批改,承诺“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这种开放姿态,正是对“权倾天下者”保持清醒的生动示范。
观察历史长河中的权力更迭,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真正持久的权力往往与民心向背紧密相连。商鞅变法时虽权倾朝野,但因触及贵族利益最终惨死;而管仲改革齐国时注重平衡各方需求,成就了春秋霸业。这或许在提醒我们:权力的稳固性不在于控制的强度,而在于协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