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án
  • j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uán jūn lì dí

成语解释:见“权均力齐”。

成语出处: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繁体字形:権均力敵

英文翻译:be well-matched in strength

权均力敌的意思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

均:1.平;匀;相等:平均。势均力敌。2.副词。都:均好。均已完成。3.古又同“韵(yùn)”。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成语评论

想知道“权均力敌”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来看个例子:两家奶茶店开在同一条街上,装修风格相似,价格也差不多,顾客每次都要纠结去哪家买。这时候就能说“这两家店形成了权均力敌的竞争关系”。为什么用这个词?因为它描述的是双方力量均衡,谁都没法轻易压倒对方。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在商业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小区广场舞队和太极拳队都想要晚上七点到八点的场地使用权,双方人数相当、组织能力也不相上下,这时候居委会调解说:“你们两队权均力敌,不如轮流使用场地吧。”你看,生活中任何存在平衡对抗的场景都能用。

有意思的是,这种平衡状态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去年社区举办拔河比赛,红队蓝队实力相当僵持了五分钟,观众反而比看速战速决的比赛更兴奋。这种势均力敌的较量往往能激发参与者的潜力——毕竟对手越强,自己进步的空间越大。

不过要注意的是,权均力敌不等于永恒不变。就像玩跷跷板的孩子,现在看起来高度持平,可能下一秒就会有人突然发力。工作中见过两个方案策划组实力相当,但最后甲方选择了融合双方创意的第三种方案。这说明真正的智慧往往产生于平衡被打破的瞬间。

有个朋友曾问我:“遇到权均力敌的情况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与其想着怎么打败对方,不如寻找合作的可能性。就像打羽毛球遇到水平相当的对手,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不如享受你来我往的攻防乐趣。毕竟,棋逢对手本就是件值得珍惜的事。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现象:在自然界里,狮群和鬣狗群经常形成权均力敌的对抗,这种动态平衡反而维持了草原生态的健康。人类社会中的良性竞争也是如此,势均力敌的对手会促使我们不断突破自我,就像跑步时有个配速相当的同伴,不知不觉就跑出了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