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g
  • jiān
  • zhī
  • yu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g jiān zhī yuē

成语解释:指男女之间的约会。

成语出处:清·唐仲冕《介如居士遗事》:“美人者某指挥使女也,慕伯虎才名,暗以手书订桑间之约,期以八月十五试毕赴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桑閒之約

英文翻译:An appointment between the two

桑间之约的意思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间:[jiān]1.方位词。中间:彼此间。同志之间。两国之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间。人间。晚间。一刹那间。3.一间屋子;房间:里间。车间。衣帽间。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三间门面。5.姓。“閒”[jiàn]1.空隙:乘间。2.嫌隙;隔阂:亲密无间。3.隔开;不连接:间隔。黑白相间。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间。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间萝卜苗。“閒”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约:[yuē]1.提出或商量(须要共同遵守的事):预约。约定。约期。约好五点钟见面。2.邀请:特约。约请。约他来。3.约定的事;共同订立、须要共同遵守的条文:践约。条约。和约。有约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拘束:约束。制约。5.俭省:节约。俭约。6.简单;简要:由博返约。7.大概:大约。约计。约数。年约十七八。约有五十人。8.约分:5/10可以约成1/2。[yāo]用秤称:约一斤肉。约一约有多重。

成语评论

桑间之约”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像在桑树林里的秘密约定?比如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男女主角避开人群,躲在桑树下偷偷商量私奔计划。这时候弹幕就会飘过:“这不就是桑间之约嘛!”但你知道吗?这背后可不止是浪漫那么简单。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古早的成语?”其实这个词的妙处在于它既描绘了场景,又暗含了特殊情境。比如公司里两位同事悄悄商量跳槽,在茶水间压低声音说:“下班后老地方见,桑间之约别迟到啊。”这时候成语就活用了现代职场场景,既保留古意又接地气。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亲子关系中。比如青春期女儿在日记本里写:“今天和妈妈约法三章,我们之间有了桑间之约——晚上十点前回家就能保留手机使用权。”这种用法跳出了男女私情的传统框架,把秘密约定的概念扩展到代际沟通,反而让老词焕发新意。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本身带有“不被世俗认可”的底色。就像现在网友常说的“地下恋情”,既有刺激感也暗藏风险。当代年轻人更愿意用这个词来自嘲,比如朋友圈发张咖啡厅角落的约会照,配文:“当代桑间之约,不过是躲开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现场。”这种幽默用法反而消解了原本的沉重感。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用古老成语描述现代生活时,是文化传承还是削足适履?在我看来,语言就像桑树的枝条,只要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总能长出新鲜的绿叶。关键是用得恰到好处,让千年文字与当下心跳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