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 nián
  • zhī
  • yu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i nián zhī yuē

成语解释:即婚约。

成语出处: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婚约

繁体字形:百年之約

英文翻译:engagement

百年之约的意思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约:[yuē]1.提出或商量(须要共同遵守的事):预约。约定。约期。约好五点钟见面。2.邀请:特约。约请。约他来。3.约定的事;共同订立、须要共同遵守的条文:践约。条约。和约。有约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拘束:约束。制约。5.俭省:节约。俭约。6.简单;简要:由博返约。7.大概:大约。约计。约数。年约十七八。约有五十人。8.约分:5/10可以约成1/2。[yāo]用秤称:约一斤肉。约一约有多重。

成语评论

哎哟,你听说过“百年之约”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一个跨越漫长时光的承诺,比如“咱俩说好了,子孙后代都得遵守这个规矩”。但问题来了——这成语现在还有人用吗?会不会太老套了?别急,咱往下唠唠。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家的祖传糕饼铺子,门口挂着块“百年之约”的牌匾,意思是“配方传子不传女,手艺必须传百年”。你瞅瞅,这不就是典型的代际承诺嘛!不过有人可能嘀咕了:“现在年轻人谁还信这个?”哎,话别说太早,隔壁科技公司搞了个“百年研发计划”,说要花三代人攻克新能源技术,这不也是新时代的百年之约

那这成语到底有啥特别之处?关键在于它传递的“时间重量感”。就像你爷爷说“咱家老宅子得留着,跟祖宗发过誓的”,这种承诺带着历史的沉淀。不过说实在的,现代人更爱说“十年计划”“五年目标”,百年之约听着确实有点“超长待机”那味儿。但换个角度看,气候变化、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大事,不就得靠这种跨世纪的约定吗?

个人觉得吧,百年之约的精髓不在具体年限,而是那份“接力赛”的觉悟。就像我老家祠堂里那本发黄的族谱,每代人添几笔,不知不觉就攒了百来页。现在年轻人搞环保,喊着“为了下一代种树”,这不就是换了包装的百年之约?说到底,能把眼光放长远的人,心里都揣着点浪漫主义。

下次看到有人用这个成语,别急着说它过时。想想那些还在坚持古法酿酒的师傅,或者默默修复文物的匠人,他们手上的活儿,哪个不是跟时间签了长约?老话新用,关键看你怎么理解这份跨越时空的默契。

百年之约的造句

  1. 造句 但他们如此息息相关不可能打仗,这是百年之约。
  2. 造句 【朱鸟】才是我们来找和弃声的初衷,而他所说的三百年之约,无疑很可能成为此案的关键,因此我和赵蜜蜜都瞪大了双眼,等着和弃声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3. 造句 其二,无念昨夜已与易姑娘结下百年之约,又岂能再接受颜姑娘的垂爱?所以在下只能出此下策,冒犯之处还请颜姑娘勿怪!
  4. 造句 仙家讲恒久,却容不得你我这百年之约。
  5. 造句 百年之约时间太久了,我等不及了。
  6. 造句 月篱,月季分别恭敬地站在神月明两旁,等待百年之约来临。
  7. 造句 五郎与素素原有百年之约,可惜素素命运多蹇令五郎形影孑立。
  8. 造句 紧急通知:今天务必准备好一百条长袜放于床前,我拜托圣诞老人将送给你百事可乐百瓶,百年之约百份,百年好事百件,愿你百媚千娇展笑颜,欢欢乐乐度圣诞。
  9. 造句 紧急通知:今天务必准备好一百条长袜放于床前,我拜托圣诞老人将送给你百事可乐百瓶,百年之约百份,百年好事百件,愿你百媚千娇展笑颜,欢欢乐乐度圣诞。平安夜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