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ě
  • xi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qiě bù xiǔ

成语解释:犹言至死不忘。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死且不朽

英文翻译:remember the kindness until death

死且不朽的意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且:[qiě]1.副词。1.暂且;姑且:你且等一等。2.〈方〉表示经久:这枝笔且使呢。2.文言副词。尚且,与“况”呼应:君且如此,况他人乎。3.文言连词。且…且…(边这样边那样):且谈且走。4.连词。并且;而且:水流既深且急。[jū]文言助词。相当于“啊”“呀”:狂童之狂也且。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成语评论

死且不朽”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的精神或贡献即使在其去世后依然长存。比如,我们可以说:“张医生一生救治了无数患者,他的仁心仁术让他在人们心中死且不朽。”这里的“不朽”并非指肉体不灭,而是强调精神或价值的永恒性。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的故事也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坚持三十年帮助贫困学生读书,即便离世后,学生仍将他的教导付诸实践。这时我们完全可以说:“王老师用知识点亮的人生明灯,让他在这片土地上死且不朽。”关键不在于成就大小,而在于是否产生持续的正向影响。

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是否适用?我认为特别适合用在科技创新领域。比如:“那位英年早逝的科学家留下的研究成果,正在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真正实现了死且不朽。”技术突破往往需要代际传承,前人的奠基工作即使跨越时空仍在发挥作用。

从个人角度观察,这种“不朽”其实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我的外公生前喜欢在院子里种桂花树,现在每到秋天满院飘香时,家人都会说起他当年培土浇水的样子。虽然只是小事,但这份记忆的延续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不朽”?生命有限,但人与人的连接能创造超越时间的价值。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当我们谈论“不朽”时,本质上在探讨什么?可能是在寻找对抗生命短暂性的方式。通过创造、奉献或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不朽”印记——就像石子投入湖面,涟漪会持续扩散到看不见的远方。

死且不朽的造句

  1. 造句 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
  2. 造句 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有令名,死且不朽。
  3. 造句 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
  4. 造句 兹将老夫神功精义要旨,留书于此,后世小子习之,行当纵横天下,老夫死且不朽矣。
  5. 造句 熊廷弼原说不宜浪战,西兵不足尽信,降将其情叵测,若持左券,使坚守右屯,死且不朽,而疾走榆关。
  6. 造句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