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 wù lián lèi
成语解释:比物:比喻;连:连缀;类:相同的事物。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然其连类比物,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进行排比归纳
繁体字形:比物連類
英文翻译:with those of the kind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类:1.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种类。分类。同类。2.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两类性质的问题。3.类似:类人猿。类新星。画虎不成反类狗。4.姓。
哎,你别说,“比物连类”这个成语乍一听挺文绉绉的,其实生活中用得可不少嘞!比如说老张教孩子认动物,指着猫说“这货爪子尖尖像老虎”,又比划着金鱼说“尾巴摆起来像把小扇子”——这不就是把不同事物扯到一块儿找共同点嘛?说白了,这就是老祖宗说的“比物连类”,用熟悉的东西给生疏的玩意儿打比方。
等等,为啥非得绕这个弯子呢?嘿,您琢磨琢磨,人脑记新鲜事儿就好比往衣柜塞衣服——要是没个衣架挂着,保准乱成一团。好比新手学编程那会儿,老师总把“变量”比作贴了标签的储物盒,变量类型就是盒子里装的是水果还是工具。这么一挂钩,抽象概念立马就接地气了!
要说这招在团队合作里更是个宝。上周我们策划组头脑风暴,愣是把新产品比作瑞士军刀——多功能还得便携。您猜怎么着?就这个比喻,让技术部的小年轻瞬间get到设计重点,当场蹦出三个绝妙方案。所以说啊,跨部门沟通就像打哑谜,找对参照物可比画一百张流程图管用多了。
依我看呐,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比物连类这本事越发金贵了。您瞧那些科普大V,能把量子纠缠讲得像异地恋闹别扭,硬核知识愣是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要我说,学校真该开门“打比方课”,保准比死记硬背强——毕竟人脑就爱听故事,找着共鸣点才能记得牢不是?
不过话又说回来,打铁还得自身硬。好比厨师做创新菜,总得先摸透八大菜系的底子,才能把法式摆盘跟川味调料玩出花样。所以说啊,比物连类这功夫,说到底还是得肚子里有货,眼里才能看出门道。各位看官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