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 dié
  • zhǒ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ǐ jiān dié zhǒng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繁体字形:比肩曡踵

英文翻译:jostle each other

比肩叠踵的意思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叠:1.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叠。叠石为山。层见叠出。2.折叠(衣被、纸张等):叠衣服。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3.姓。

踵:1.脚后跟:接踵而至。2.在后面跟着;追随:踵其后。3.到:踵门相告。

成语评论

哎呦,你听说过“比肩叠踵”这成语不?说白了就是形容人挤人的样子,热闹得连落脚的地儿都快没了。比如节假日去热门景点,那场面绝对算得上“比肩叠踵”——前头的大爷刚挪两步,后头的小哥就贴到你后背了,这感觉,懂的都懂!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合适?嘿,说白了就是强调“密度高到离谱”的场景。比如早高峰地铁站,一群人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挤在闸机口,这时候说“站口比肩叠踵”可比干巴巴的“人多”有画面感多了,对吧?

不过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好多网红店搞饥饿营销,门口排队的阵仗比跨年倒计时还夸张。要我说啊,这种刻意营造的“比肩叠踵”反而让人心里犯嘀咕——到底是真好吃,还是纯粹跟风凑热闹?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夜市烧烤摊见过吧?烤串师傅面前围了三层人,点单的、催菜的、扫码付款的,胳膊肘都能撞到隔壁大哥的啤酒肚。这种烟火气十足的“比肩叠踵”,反倒让人觉得生活特真实,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个人觉得这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动态感”——它不光是静态的人多,还暗示着人群在流动、在互动。就像春运时的火车站,明明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但大伙儿还是能在缝隙里见缝插针地挪动,这种微妙的平衡感,用“比肩叠踵”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不是总吐槽“社恐”吗?要是在“比肩叠踵”的环境里待久了,保不齐真能治好这毛病。毕竟当你的肩膀和前后左右的人无缝衔接时,什么社交距离都是浮云啦!不过玩笑归玩笑,安全第一,太拥挤的地方咱还是悠着点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