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o bù zài yì
成语解释: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毫不在意
英文翻译:Don't care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毫不在意”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冷漠的代名词,但仔细想想,它其实藏着生活智慧的密码。比如同事小王被客户批评方案设计“老套”,他耸耸肩说:“别人爱怎么评价是他们的自由,我按专业标准做事就行。”——这里的“毫不在意”不是摆烂,而是对无效情绪的精简处理。
问题一:什么时候该用“毫不在意”?想象你在公园遛狗时被路人数落“养大型犬没公德”,若急着争辩反而陷入情绪泥潭。这时轻飘飘回句“您说得对”,继续享受和宠物的散步时光,这种选择性屏蔽恰恰体现了成年人的情绪管理能力。重点在于区分“值得在意的事”和“噪音”。
上周朋友聚会,小李说起自己被亲戚催婚的经历特别有意思。当三姑六婆围着她念叨“女人过了三十就贬值”,她边嗑瓜子边笑:“您看我这不是正在升值嘛,今年刚升了项目经理。”这种用幽默化解压力的方式,比硬碰硬的反驳高明得多。
问题二:毫不在意等于不负责任吗?完全不是。就像厨师老张面对顾客“菜太咸”的投诉,他不会赌气说“嫌咸别吃”,而是仔细询问具体哪道菜有问题。对于专业领域的问题保持敏感,对无理的挑剔则一笑置之,这才是真正的职场智慧。
我观察到,越是活得通透的人,越擅长在“在意”与“不在意”之间走平衡木。他们像智能筛子,自动过滤掉消耗能量的琐事,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试错练就的——就像学骑自行车时,过分紧张反而容易摔倒。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说对某件事“毫不在意”时,是真的心如止水,还是为了避免受伤而提前穿上的铠甲?或许答案就藏在下次遇到糟心事时,你选择皱眉还是微笑的那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