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yā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氣壓山河
英文翻译:Barometric mountain and river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压:[yā]1.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2.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3.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4.搁置:积压。5.逼近:大兵压境。6.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yà]1.〔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根儿压就不理解这件事”。2.(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气压山河”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
想象一场暴雨前的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呼啸,仿佛整个天地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着。这时用“他的发言气压山河,镇住了全场躁动”来形容,是不是立刻有了画面感?这种“气势压制”的核心含义,在自然现象和人际互动中都能找到对应。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其实不然。某次社区运动会上,王大爷带着腰鼓队入场时,围观群众都说:“这鼓声真是气压山河!”你看,连热闹的日常场景也能用。关键在于捕捉到那种压倒性的气势,无论是力量感、音量还是气场。
在历史故事里,这个成语更显分量。比如《三国演义》中张飞当阳桥头喝退曹军,用“气压山河之势”描述就恰如其分。但要注意,过度使用会削弱冲击力。就像做菜放盐,关键节点撒一点才提味。
当代职场中,这个词有了新解读。上周公司项目汇报时,新来的项目经理用清晰的数据和笃定的语气说服了董事会。事后同事评价:“她展现的气压山河不是虚张声势,而是专业积累的自然流露。”这提示我们:真正的气势需要实力托底。
有人疑惑:这和“气吞山河”有什么区别?打个比方,前者像巨石压顶的震慑力,后者更像江河奔涌的包容感。细微差别中藏着汉语的精致,就像品茶时分辨回甘的层次。
最后想说,语言是流动的。当我们用“气压山河”形容孩童认真搭积木时的专注神情,或是老工匠雕琢作品时的投入状态,这个成语就完成了从历史沉淀到生活温度的转化。这才是语言真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