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ū míng yào yù
成语解释:犹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子张问闻与达一章,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闻是沽名要誉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猎取名誉
繁体字形:沽名要譽
英文翻译:fish for fame
沽:1.买:沽酒。2.卖:待价而沽。3.天津的别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誉:1.名誉:荣誉。誉满全国。2.称赞:毁誉。誉不绝口。3.姓。
“沽名要誉”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为了名声硬刷存在感”。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明明没参与项目,却总在汇报时抢着发言,甚至把别人的功劳说成自己的。这种行为就像往空杯子里倒空气——看似热闹,实则空虚。
有人问:这种行为为什么讨人嫌?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的能力是藏不住的。就像网红餐厅雇人排队造势,门口排长队但菜品难吃,最终只会被贴上“智商税”标签。名声要是靠“演”出来的,就像纸糊的高楼,风一吹就垮。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家长群里总有人晒孩子凌晨两点背单词的照片,配文“孩子太自觉了拦不住”。结果家长会时老师发现,这孩子作业本上的字迹和晒的照片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写的。这种操作就像给塑料花喷香水——闻着香,细看全是假把式。
有人困惑:想要被认可有错吗?当然没错!但区别在于“种花”还是“插花”。真正的高手都是默默深耕,就像农民春种秋收,网红草莓园却往水果上打增甜剂。前者赢得的是口碑,后者只能换来差评。
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小区里那位退休教师。她免费教孩子功课从不大张旗鼓,但十年下来整条街的家长都抢着帮她买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好名声,比刻意的自我标榜更有穿透力。
现在打开手机,到处是教人“打造个人IP”的课程。但有意思的是,那些真正被记住的人物,往往是在某个领域专注了十年以上的深耕者。他们可能不会天天发朋友圈,但只要开口说话,所有人都会安静下来听。
追求存在感就像抓沙子,握得越紧漏得越快。倒不如学学山间的竹子,前四年只长三厘米,第五年却能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破土而出。那些着急证明自己的人,往往在真相浮出水面时摔得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