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ào yù gū míng
成语解释:见“钓名沽誉”。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为国家谋长久……毋钓誉沽名,毋模棱两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名利
繁体字形:釣譽沽名
英文翻译:Fishing for fame
钓:1.用钓饵诱鱼或其他水生动物上钩:钓鱼。钓虾。2.比喻用手段取得(名利):沽名钓誉。
誉:1.名誉:荣誉。誉满全国。2.称赞:毁誉。誉不绝口。3.姓。
沽:1.买:沽酒。2.卖:待价而沽。3.天津的别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哎,你听说过“钓誉沽名”这词儿吗?说白了,就是有人为了博个好名声,故意做些表面功夫。比如老王开个早餐店,门口挂个“扶贫爱心餐”的横幅,结果一碗白粥卖得比隔壁肉包子还贵——这不就是典型的钓誉沽名嘛!
有人可能要问:“这不就是装样子吗?为啥总有人吃这套?”你别说,这事儿还真有意思。前阵子某网红直播给山区捐书,镜头前摆得整整齐齐,结果被扒出来全是过期的教辅材料。您猜怎么着?评论区照样有人刷“正能量满满”。你看,有时候“名”和“实”之间啊,就差个滤镜的距离。
不过话又说回来,钓誉沽名这事儿能全怪个人吗?现在社交平台搞的点赞排行榜、爱心积分,不都在变着法儿鼓励人“表演善良”吗?就像我邻居张阿姨,天天在朋友圈晒垃圾分类,结果有次我瞅见她把电池混在厨余垃圾里——要我说啊,有些评价体系本身就在催生这种虚头巴脑的行为。
那咱们普通人该咋办呢?我觉着吧,与其费劲巴拉地“钓誉”,不如踏踏实实“养誉”。就像我们小区那位退休李老师,十年如一日给流浪猫搭窝,从来没发过朋友圈。如今街坊四邻提起他,哪个不竖大拇指?这可比那些个虚名实在多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名声这东西就像影子,你越是追着跑,它越跟你捉迷藏。倒不如学学庄稼人,春种秋收自有时节。哪天您要是真做成点事儿,保不齐街坊邻居主动给您传美名——那可比自个儿钓来的响亮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