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i rú yǔ xià
成语解释:眼泪像下雨似地淌了下来。形容非常悲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涙如雨下
英文翻译:shed floods down one's cheeks.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泪如雨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像雨水一样往下落。但什么时候会用这个成语?举个具体例子:当久别重逢的母女在车站拥抱时,母亲突然发现女儿手腕上戴着自己年轻时的手镯,瞬间想起过世的丈夫曾用三个月工资买下它作为定情信物。这时候说“她顿时泪如雨下”,是不是比单纯说“她哭了”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泪如雨下”和“泪流满面”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眼泪的持续性,像自然界的降雨难以控制;后者侧重面部状态。比如看到消防员从火场抱出幸存的小猫,围观群众可能感动得泪流满面,但若是得知那只猫正是自己半年前走丢的宠物,恐怕就会发展到泪如雨下的程度。
现代人还常用这个成语吗?其实在短视频时代,它找到了新载体。有个真实案例:外卖小哥冒雨送餐摔倒,保温箱里的蛋糕却完好无损,顾客在监控里看到全程后,对着镜头说“当时真的泪如雨下”。这种具象化的表达,反而比直白描述更能在社交媒体引发共鸣。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情感放大器。去年我参观敦煌壁画修复展,当讲解员说到有位老匠人用三十年修复0.3平方米壁画时,前排有位阿姨突然摘下眼镜擦拭眼角。那个瞬间,“泪如雨下”四个字自动跳进脑海——原来极致的热爱与坚守,真的能让旁观者产生如此具象的情感共鸣。
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场景适配。下次遇到需要表达强烈情感的场合,不妨观察周围:公交站台攥着病危通知单的年轻人,婚礼上听到新人誓词突然捂嘴的伴娘,甚至是看到孩子第一幅完整画作的父母。这些真实的、带着温度的生活切片,或许正是“泪如雨下”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