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ài
  • shān
  • li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i shān liáng mù

成语解释: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伟人死亡

繁体字形:泰山樑木

英文翻译:a person of heavy responsibility

泰山梁木的意思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梁: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房梁。2.桥:桥梁。3.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萧衍灭南齐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也称萧梁。为陈所灭。2.五代之一(907—923)。朱温灭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为后唐所灭。5.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成语评论

提到"泰山梁木",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上》,原指孔子临终前以"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自喻,现在常用来比喻德高望重的重要人物。举个例子:在近代科技发展史中,钱学森先生堪称中国航天事业的泰山梁木,他不仅奠定了技术基础,更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中流砥柱"有什么区别?前者强调人物的威望与影响力,后者更侧重关键支撑作用。比如某企业在危机时刻,董事长作为泰山梁木稳定军心,而研发团队则是中流砥柱保证产品创新。这种微妙的差异,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

现代职场中,这个词组其实能灵活运用。试想初创公司遇到发展瓶颈时,创始人常说:"我们需要引进行业内的泰山梁木级顾问"。这比直接说"找专家"更有画面感,既点明专业高度,又暗含受人尊敬的特质。这种表达方式在商务沟通中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值得思考的是,为何这类比喻经久不衰?个人认为,传统文化中"以物喻人"的思维模式,让抽象概念变得具象可感。就像用"栋梁之材"形容接班人,用"泰山北斗"指代学术权威,这种语言智慧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表达习惯。

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年轻群体或许更倾向于说"行业大咖""顶流专家"。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越是专业的领域,越倾向使用"泰山梁木"这类典雅表达。某科技论坛的00后工程师就曾这样评价导师:"张教授就是我们实验室的泰山梁木,有他在,再难的课题都有解题方向。"

语言就像流动的江河,既有传统成语的沉淀,也不断融入新潮表达。理解"泰山梁木"这类成语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承载的文化重量与情感温度。下次撰写重要文件或发表演讲时,不妨尝试运用这个成语,或许能为表达增添独特的文化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