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tài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不識泰山

英文翻译: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

不识泰山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唠唠“不识泰山”这个成语,到底咋用才对味儿呢?先问个问题:为啥说“不识泰山”能用来形容人没眼力见儿?别急,这就给你盘明白!

举个例子哈:小张刚入职就当面批评部门元老王姐的方案,结果被领导喊去谈话,同事私下嘀咕:“这新人可真不识泰山,王姐可是行业标杆啊!” 你看,这里用“不识泰山”形容小张没认出真正厉害的人物,比直接说“没眼力见”多了层文化味儿。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认不出牛人吗?当然不是!比如老李把祖传的明代青花瓷当咸菜缸使,街坊见了直拍大腿:“老李啊老李,你这真是守着金山不识泰山!” 瞧瞧,连珍贵物件儿认不出来也能用,灵活得很!

不过要注意个坑:千万别和“有眼不识泰山”搞混咯!上周看直播,有主播说:“我这手机壳可是限量款,你们不识泰山了吧?” 这明显用岔了——手机壳再限量也不是泰山级别的人物或事物嘛!所以说啊,用成语得先摸清门道。

个人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职场新人学习。刚入行那会儿,我也犯过把技术大牛当普通程序员的糗事,现在想想就是典型的“不识泰山”。不过话说回来,谁年轻时没走过眼呢?关键是要保持谦虚,多观察多请教,泰山虽高,总得一步步爬上去认嘛!

最后给个小贴士:下次遇到看似普通实则厉害的角色或事物,不妨在心里默念三遍“泰山藏得深”,保准能提高你的识人辨物雷达灵敏度。记住喽,文化典故用对了地方,可比直接夸人"牛逼"有格调多啦!

不识泰山的造句

  1. 造句 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2. 造句 昨天晚上我才发现自己既失职又有眼不识泰山。
  3. 造句 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4. 造句 我尊敬的森林主人,我老虎是有眼不识泰山请您饶吧!
  5. 造句 我是一个有眼不识泰山的小人,罪该万死。
  6. 造句 张飞跑到机器人面前哭丧着脸说: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得罪了!
  7. 造句 爸爸说:你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棵树桩做成盆景拿去卖,起码也要上千元以上。放在家里观赏也未尝不可。
  8. 造句 他有眼不识泰山,竟把县长错当成老工人。
  9. 造句 前段时间,我们班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小金兄弟有眼不识泰山,竟敢挑战我和汉子这对黄金搭档。
  10. 造句 我说你们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