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āo kū lǎo shǔ
成语解释:比喻假慈悲
成语出处:《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假慈悲
繁体字形:貓哭老鼠
英文翻译:shed crocodile tears
猫:[māo]1.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等色。种类很多。2.躲藏:猫在家里不敢出来。[máo][猫腰](máo∥yāo)同“毛腰”。
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哭诉。放声大哭。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说到“猫哭老鼠”,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字面意思——猫对着老鼠哭,听起来挺荒唐的。比如同事小张刚被领导批评完,平时总挑他毛病的王姐突然凑过来安慰:“年轻人犯错正常,别往心里去啊!”转头却和其他人嘀咕:“他这能力迟早要被辞退。”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假关心,真看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其实核心在于“利益”和“面子”。比如电视剧里常见的情节:公司空降的高管一边在会议上说“感谢老员工的付出”,一边悄悄裁员换血。这种“哭”不是出于愧疚,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避免落人口实。
记得去年小区物业涨管理费,公告栏贴满《致业主的道歉信》,说成本上涨实在不得已。结果业主群有人扒出物业经理新买了辆宝马。这时候再回头看那些“恳切的文字”,就像看到猫爪子按在老鼠尾巴上,眼泪还没擦干呢。
不过换个角度看,“猫哭老鼠”未必全是恶意。比如家长会上老师说:“这孩子其实特别聪明,就是不爱用功。”表面批评实则留台阶,这种“反向鼓励”反而能保护学生自尊心。关键要看动机是纯粹作秀,还是藏着善意的迂回表达。
有朋友曾问我:“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我的经验是:把注意力从“眼泪”转移到“爪子”。就像网购时别光看商品页面的精美文案,多翻翻差评和追评。当有人突然对你格外热情时,不妨观察他是否在悄悄调整捕鼠夹的位置。
现在很多企业把“猫哭老鼠”玩出了新花样。比如某些网红餐厅,被曝光卫生问题后不是整改,而是大张旗鼓搞“厨房开放日”,结果被网友发现展示区和操作间根本不是同一个地方。这种升级版的表演,反倒让明眼人更容易识破。
其实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生活中有这些“猫鼠游戏”,才让我们更珍惜真诚相待的人。就像暴雨天邻居默默把你晾在外面的衣服收进屋,这种不声不响的善意,比那些敲锣打鼓的“关心”珍贵百倍。下次遇到可疑的“眼泪”,不妨多问一句:“您这是真心疼,还是牙痒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