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shǔ wěi bā
成语解释:比喻条件很差,力量很小
成语出处:陈立德《前驱》:“却被她一把揪住了脑后的那条花白的细辫子,像抓住了一条就想逃走的老鼠尾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老鼠尾巴
英文翻译:Mouse tail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紧贴:爬山虎巴在墙上。3.粘住:粥巴了锅了。4.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巴。5.挨着: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张开:巴着眼瞧。天气干燥,桌子都巴缝儿啦。7.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8.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9.姓。10.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bar。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压强就是1巴,合100000帕。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现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提到“老鼠尾巴”,许多人会想到“鼠目寸光”这个成语。比如:“小明总想着省下今天的饭钱买零食,真是鼠目寸光!”这里用老鼠的短视比喻人只顾眼前利益。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用老鼠尾巴相关的意象形容目光短浅?其实,老鼠尾巴又细又短,难以支撑身体平衡,就像只看眼前的人无法“站稳长远的视角”。
另一个例子是“虎头蛇尾”——开头气势如虎,结尾却像老鼠尾巴一样潦草。比如:“公司年初计划雄心勃勃,结果下半年草草收场,典型的虎头蛇尾。”这里藏着个有趣矛盾:为何用蛇尾而非鼠尾?其实民间常把蛇鼠归为同类,都象征不够体面的事物。用蛇尾更押韵,但核心逻辑与鼠尾相似:收尾部分显得弱小无力。
我曾观察到一个现象:现代人批评“鼠目寸光”时,往往忽略环境因素。比如刚毕业的年轻人选择高薪但无成长的工作,看似目光短浅,实则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这提醒我们:成语的批判性背后,也需要结合现实情境做善意解读。
再举个反向案例:“别看老王整天研究冷门技术,人家这叫‘鼠尾藏金’。”这是我自创的改编说法,形容在不起眼处积累价值。老鼠尾巴虽然细小,但中医里却是一味药材。这打破了成语的负面印象,说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应用场景——换个角度,弱点也能成为特点。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老鼠尾巴在平衡、散热方面有重要作用。就像某些看似“缺陷”的特质,用对了地方反而能成为优势。下次听到相关成语时,不妨多想想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或许会有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