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事情来得突然
繁体字形:疾霆不暇掩目
英文翻译:I have no time to hide my eyes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霆:暴雷;霹雳:雷霆。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暇:没有事的时候;空闲:无暇兼顾。自顾不暇。
掩:1.遮盖;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2.关;合:掩卷。虚掩着房门。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掩了一下。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掩杀。掩捕。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疾霆不暇掩目”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其实描述的是“事情发生得太快,连闭眼都来不及”的状态,类似于“措手不及”。比如一场足球赛中,前锋突然起脚射门,守门员还未来得及反应,球已经入网——这时候就能说:“对方进攻如疾霆不暇掩目,守门员连扑救动作都未做出。”
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它用自然现象(雷霆)的迅猛,将抽象的时间紧迫感具象化。比起直白的“太快了”,它既保留了画面感,又暗含对突发事件的惊叹,适合用在需要强调“意外性”的场景中。
如何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假设某科技公司突然发布革命性产品,竞争对手可能感叹:“他们的创新速度堪称疾霆不暇掩目,我们连调整策略的时间都没有。”这里既点明事件突发性,又暗示行业格局变化的不可逆。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如同语言中的“快照”,能瞬间定格某个动态场景。但需注意,它的使用场景相对特定——更适合书面表达或正式演讲,日常对话中可能会让听众产生理解距离。比如描述朋友突然搬家,用“疾霆不暇掩目”反而显得用力过猛,简单说“太突然了”更自然。
语言始终是流动的活水。下次遇到需要描述“快得超乎预期”的情形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给文字增添一丝古典韵味。只要上下文足够清晰,它完全能在现代沟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