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á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 bù xiá shí

成语解释: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饑不暇食

英文翻译:To be hungry

饥不暇食的意思

饥:1.饿:饥餐渴饮。如饥似渴。2.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连年大饥。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暇:没有事的时候;空闲:无暇兼顾。自顾不暇。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饥不暇食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连续三天加班改方案,客户催得急,他连外卖送到手边都顾不上拆,这就是典型的“饥不暇食”。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普通说“太忙没空吃饭”有什么区别?

其实关键在于“暇”字。比如老李家的面馆遇到用餐高峰,他既要下面条又要收银,热腾腾的牛肉面摆在面前愣是没时间动筷子。这种既饿得慌又被事情缠住的状态,用“饥不暇食”就特别传神。问题来了:现代人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文绉绉?

我倒觉得要看场合。跟朋友说“我忙得连泡面都泡不开”当然更接地气,但写文章时用“饥不暇食”就能让文字更有韵味。比如描写外卖小哥暴雨天送餐:“雨水顺着头盔往下淌,保温箱里的盒饭还烫手,他却饥不暇食地奔向下个小区。”这样的画面感是不是瞬间立体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废寝忘食”不是差不多吗?仔细琢磨会发现区别挺大。“废寝忘食”强调主动投入,像程序员熬夜写代码;而“饥不暇食”更多是被动无奈,就像急诊科医生抢救病人时,饭盒在值班室凉透也顾不上吃。前者带着奋斗的激情,后者透着现实的紧迫。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职场。上周看到实习生边啃三明治边改PPT,面包屑都掉在键盘缝里了,这不正是“饥不暇食”的鲜活写照?不过要提醒大家,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饭,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最后考考你:遇到同事通宵加班后狼吞虎咽吃早餐,该用哪个成语?这时候“饥不暇食”就不合适了,因为终于有空吃饭啦。语言就是这么有趣,细微差别藏着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