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ng zài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见“病入膏肓”。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繁体字形:病在膏肓
英文翻译:regarded as hopeless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疾病。心脏病。他的病已经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他着了凉,病了三天。3.害处;私弊:弊病。4.缺点;错误:语病。通病。5.祸害;损害:祸国病民。6.责备;不满:诟病。为世所病。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肓:古指人体内心脏下膈膜上的部位。
哎呦,说到“病在膏肓”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听过但不太会用吧?举个栗子,老张平时熬夜抽烟样样来,体检时医生说他“这病已经到膏肓了”,他这才后悔没早听劝。你看,这成语不就是用来形容问题拖到没法收拾的地步吗?
等等,膏肓到底在哪儿啊?其实这词儿来自古代中医,膏肓指的是心尖脂肪和横膈膜之间的区域,古人觉得这地方针药难至。说白了,就是比喻事情严重到难以挽回,跟现在说“晚期癌症”一个道理,你懂的。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公司年初就发现财务漏洞,结果领导们互相推诿,拖到年底直接资金链断裂。这时候股东才拍大腿:“早该动手整改,现在真是病入膏肓了!”这种场景用成语,比直接说“完犊子了”更有文化味儿对吧?
话说回来,为啥人们总容易把问题拖到膏肓呢?依我看啊,这和“温水煮青蛙”一个理儿。就像我家那台十年老车,异响三年不修,上周直接在路上罢工了。所以说,发现问题就得趁早,别等病根扎深了才着急上火。
不过话分两头,有些事看着像“膏肓”,说不定还有转机。比如去年社区河道污染严重,大家都说没救了。结果环保部门上硬核技术,半年时间愣是给救回来了。所以说啊,关键得看有没有下狠心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要我说,现代社会真正的“膏肓病”可能是心理问题。好多人表面上活蹦乱跳,其实焦虑抑郁积压多年。这时候可不能讳疾忌医,找专业人士聊聊比硬扛强多了。毕竟古人说的膏肓是身体部位,现代人更得关心精神健康不是?
最后唠句实在的,与其等事情发展到膏肓,不如平时多留个心眼。就像我妈常念叨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甭管是身体健康、工作难题还是人际关系,保持警惕,早发现早解决,才是硬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