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òng
  • r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òng bù kě rěn

成语解释: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痛苦

繁体字形:痛不可忍

英文翻译:Pain is unbearable

痛不可忍的意思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忍: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成语评论

痛不可忍”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李牙疼到整夜睡不着,捂着腮帮子直跺脚,最后冲到医院拔牙时,医生看着他涨红的脸说:“你这情况确实是痛不可忍了。”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生动?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痛不欲生”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关键在于程度。“痛不可忍”强调疼痛超过忍耐极限,但仍有主动应对的空间;而“痛不欲生”更侧重心理层面的绝望感。比如地震后,被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强忍断腿之痛等待救援,这就是典型的痛不可忍

当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有了新的诠释空间。我见过不少创业者连续熬夜赶项目,咖啡续命到心悸手抖还在坚持,合作伙伴劝他休息时,他苦笑着说:“现在停手才是真的痛不可忍。”这里把生理疼痛转化成了对事业危机的焦虑,挺有意思的延伸用法。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常说“忍痛割爱”,而年轻人更倾向“痛不可忍就改变”。这种观念转变很有意思。就像现在年轻人遇到职场PUA会果断辞职,而父母那代人可能会选择继续忍耐。这种代际差异恰好体现了成语的生命力——它能承载不同时代的生存智慧。

观察发现,现代人应对“痛不可忍”的方式越来越多元。有人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偏头痛,有人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还有人用幽默化解尴尬。就像上周在健身房,看到个大叔拉伤腰还跟教练开玩笑:“这下真是痛不可忍,但发朋友圈肯定能收两百个赞。”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或许正是面对疼痛的新解法。

下次遇到真正难以承受的困境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韧性。它既承认痛苦的客观存在,又暗示着突破的可能。就像登山者遭遇失温危险时,强烈的求生欲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这种在极限状态下的自我超越,或许才是人类最动人的特质。

痛不可忍的造句

  1. 造句 马家小姐忽患癞疮,皮痒脓腥,痛不可忍。
  2. 造句 李飞痛不可忍,猛地一挺腰,身体硬生生拉高了寸许,火烈气息突然收缩,全部集中于命门穴,第二和第三腰椎也逐渐“冷却”。
  3. 造句 叶生从之前的痛不可忍,已经到了麻木的地步了。
  4. 造句 好在电动车的速度不是很快,张知秋除了被撞的小腿痛不可忍外,倒也没有生死之虞。
  5. 造句 忽一臂又破棂而入,径批其颊,痛不可忍。
  6. 造句 操大叫一声,忽然惊觉,头脑疼痛不可忍;急传旨,遍求良医治疗,不能痊可。
  7. 造句 秦缺只觉痛不可忍,当时就叫唤出来了。
  8. 造句 之前虽然膝盖也疼过几次,不过那时候李雄并没有在意,这是开学前的那一次膝盖的疼痛让他痛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