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ǐ sǐ wú èr
成语解释:矢:通“誓”;贰:二心。誓死不怀二心
成语出处:《明史·忠义传·琴彭》:“茶笼守彭被困孤城,矢死无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矢死無貳
英文翻译:No difference in death
矢:1.箭:有的(dì)放矢。2.古又同“誓”:矢口抵赖。矢志不移。3.古又同“屎”:遗矢。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贰:1.数目“二”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2.变节;背叛:贰臣。
“矢死无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的核心其实很简单:下定决心至死不改变。比如古代战场上,一位将军对部下说:“此战若败,我必以死谢天下,但诸位当矢死无贰,护百姓周全。”这里的“矢死无贰”就像给团队装上了“信念强化器”,哪怕战况再艰难,也要守住最初的承诺。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吗?举个例子,某位科学家研究抗癌药物二十年,经历上百次失败后终于成功。面对亲友劝他转行的声音,他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矢死无贰。”这种专注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适用场景比想象中更接地气。比如朋友间约定“明年必须一起登顶珠峰”,结果到了约定日期,有人因高原反应想放弃,另一位拿出登山杖笑道:“说好的矢死无贰呢?”此刻成语褪去悲壮色彩,变成了友情的趣味见证。
我个人觉得,“矢死无贰”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要求完美,但强调持续。就像新手父母面对哭闹的婴儿,虽然时常手忙脚乱,但那份“再怎么难也要把你养好”的决心,正是这个成语最温暖的现代诠释。
最近听说有位外卖骑手坚持三年给孤寡老人送餐,风雨无阻。当记者采访时,他挠着头说:“答应了的事就得做到,我这算不算你们文化人说的矢死无贰?”你看,文化典故就这样自然地流淌在街头巷尾的生活里。
下次遇到想半途而废的时刻,不妨想想这个词。它不一定是悲壮的誓言,也可以化作每天早起的闹钟、健身房的打卡记录,或者书桌上那本翻旧了的笔记——这些日常坚持,都是“矢死无贰”在平凡日子里开出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