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sǐ wú èr
成语解释:贰:背叛,有二心。至死没有二心。指十分坚定
成语出处:《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陷阵则生死无贰,其所以致胜于我者,殆不尽由船坚炮利之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立场等
繁体字形:生死無貳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贰:1.数目“二”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2.变节;背叛:贰臣。
“生死无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背后藏着一种让人敬佩的坚定态度。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战场上,士兵们生死无贰地守护阵地,哪怕弹尽粮绝也不后退一步。”这里描述的是在极端环境下,人对信念或责任的绝对忠诚。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生死无贰”往往和牺牲、奉献挂钩?其实,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个人安危的选择,就像父母为孩子挡危险时,本能反应中就有这种“无贰”的影子。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一位医生在疫情中主动请缨支援重灾区,同事问他“怕不怕感染”,他回答:“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生死无贰就是我的职业本能。”这时候,成语不再是书本里的概念,而是鲜活的人性闪光点。不过,普通人需要做到“生死无贰”吗?倒不必刻意追求“生死”级别的考验,但在生活中,对朋友守信用、对工作负责任,何尝不是“无贰”精神的微小体现?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都是和平年代,哪有那么多生死考验?”但换个角度看,坚持原则本身就需要勇气。比如举报公司财务造假的小职员,明知道可能丢饭碗,还是选择说出真相——这种“职场版”的生死无贰,同样值得掌声。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信念不在于场景是否壮烈,而在于内心是否始终如一。
最后分享一个真实故事:老张开了二十年早餐铺,从未用过地沟油。有同行嘲笑他“死脑筋”,他却说:“顾客喊我一声‘老板’,我就得生死无贰地对得起良心。”你看,宏大词汇落到烟火气里,反而更显分量。当我们在各自领域守住底线时,其实都在默默书写属于自己的“无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