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qì zì ruò
成语解释:自若:如常。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非常镇定
繁体字形:神氣自若
英文翻译:Look at yourself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神气自若”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遇到突发状况时,还能保持淡定自信的样子。比如考试时突然发现漏带文具,有人会慌得手忙脚乱,但小王只是举手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全程表情自然、语速平稳——这就是“神气自若”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这种状态值得学习?想象你第一次在部门会议上汇报方案,领导突然打断提问。有人会支支吾吾、眼神躲闪,而真正专业的人会微笑着调整呼吸,条理清晰地回应质疑。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往往能让周围人更信任你的能力。
生活中如何培养这种特质?我观察到两个有趣的现象:晨跑时遇到突然下雨的人,有的会抱头逃窜,有的反而放慢脚步享受雨滴;菜场里被顾客刁难的摊主,有人气得摔秤杆,有人却乐呵呵地说“您再看看其他家”。其实“神气自若”无关身份高低,更多是看待问题的视角差异。
有人认为这种状态是天生的性格优势,我倒觉得更像可训练的思维模式。上周公司电梯故障,新来的实习生小张被困时,居然用手机给同事发消息:“正好补个妆,帮我记考勤哈!”这种苦中作乐的幽默感,反而让整个团队紧绷的情绪得到缓解。
有趣的是,过度追求“神气自若”也可能弄巧成拙。就像面试时硬要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结果回答问题逻辑混乱。真正的从容应该像煮汤圆——外皮柔韧不破,内里滚烫真诚。下次遇到突发状况,不妨先给自己三秒深呼吸,把“怎么办”换成“试试看”。
看看街角的修表师傅就明白了:面对精密的机械零件,他们永远不急不躁,哪怕顾客在旁边不停看表。这种专注带来的安定感,或许才是“神气自若”最动人的诠释。与其羡慕别人的镇定,不如从完成手头的小事开始,慢慢积累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