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ān ruò jīng hóng
成语解释:翩:轻快;轻盈。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形容姿态轻盈。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
繁体字形:翩若驚鴻
英文翻译:fly swiftly as a frightened swan goose
翩:很快地飞,形容动作轻快:翩然。翩若惊鸿。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翩若惊鸿”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让我们先看个例子:她穿着素白长裙滑过冰面,那身姿真叫翩若惊鸿,引得观众席接连发出惊叹。这里生动描绘了动作的轻盈优美,就像受惊的鸿雁突然展翅那般令人惊艳。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舞蹈动作吗?当然不是。清晨路过荷塘,看见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带起串串水珠,这场景同样配得上"翩若惊鸿"的形容。它既可以描写人的仪态,也能用来表现自然界中充满美感的动态瞬间。
现代人还适合用这么文雅的成语吗?我在咖啡馆见过有趣一幕:穿汉服的姑娘捧着青瓷茶盏转身,衣袂翻飞间真有惊鸿之态。可见传统成语只要用对场景,依然能精准传达现代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关键是要抓住"轻盈"与"惊艳"这两个核心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单纯形容速度快。其实更强调动作的优美韵律感。好比花样滑冰选手的燕式旋转,速度与优雅兼备才称得上"翩若惊鸿",若是单纯追求速度的竞速滑冰,反而用不上这个形容。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近年在古风摄影中,摄影师常要求模特做出"翩若惊鸿"的姿势——通常是单足点地,双臂舒展如翼的动态定格。这种对传统意象的现代化演绎,恰好印证了经典成语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我自己在写作时有个习惯:当需要同时表现动态美和视觉冲击力时,"翩若惊鸿"往往比"美若天仙"这类静态比喻更贴切。它自带画面感和时间维度,能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动补全动作轨迹,这是很多现代词汇难以企及的表达效果。
下次看见体操运动员完成高难度空翻后稳稳落地,或是瞥见银杏叶打着旋儿从枝头飘落,不妨试试用"翩若惊鸿"来形容。这个诞生于千年前的成语,依然能在今天的语言花园里开出新鲜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