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ān
  • ruò
  • jīng
  • hóng 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iān ruò jīng hóng

成语解释:翩:轻快;轻盈。轻快得像惊飞的鸿雁;形容姿态轻盈。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

繁体字形:翩若驚鴻

英文翻译:fly swiftly as a frightened swan goose

翩若惊鸿的意思

翩:很快地飞,形容动作轻快:翩然。翩若惊鸿。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成语评论

翩若惊鸿”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让我们先看个例子:她穿着素白长裙滑过冰面,那身姿真叫翩若惊鸿,引得观众席接连发出惊叹。这里生动描绘了动作的轻盈优美,就像受惊的鸿雁突然展翅那般令人惊艳。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舞蹈动作吗?当然不是。清晨路过荷塘,看见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带起串串水珠,这场景同样配得上"翩若惊鸿"的形容。它既可以描写人的仪态,也能用来表现自然界中充满美感的动态瞬间。

现代人还适合用这么文雅的成语吗?我在咖啡馆见过有趣一幕:穿汉服的姑娘捧着青瓷茶盏转身,衣袂翻飞间真有惊鸿之态。可见传统成语只要用对场景,依然能精准传达现代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关键是要抓住"轻盈"与"惊艳"这两个核心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单纯形容速度快。其实更强调动作的优美韵律感。好比花样滑冰选手的燕式旋转,速度与优雅兼备才称得上"翩若惊鸿",若是单纯追求速度的竞速滑冰,反而用不上这个形容。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近年在古风摄影中,摄影师常要求模特做出"翩若惊鸿"的姿势——通常是单足点地,双臂舒展如翼的动态定格。这种对传统意象的现代化演绎,恰好印证了经典成语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我自己在写作时有个习惯:当需要同时表现动态美和视觉冲击力时,"翩若惊鸿"往往比"美若天仙"这类静态比喻更贴切。它自带画面感和时间维度,能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动补全动作轨迹,这是很多现代词汇难以企及的表达效果。

下次看见体操运动员完成高难度空翻后稳稳落地,或是瞥见银杏叶打着旋儿从枝头飘落,不妨试试用"翩若惊鸿"来形容。这个诞生于千年前的成语,依然能在今天的语言花园里开出新鲜的花朵。

翩若惊鸿的造句

  1. 造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2. 造句 往事一桩桩一幕幕又呈现在眼前,她的身影翩若惊鸿,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3. 造句 她的美不妖不艳,却比任何妖艳魅惑都要动人,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夜色下的她嫣然一笑,令人心魂迷炫。水千澈 
  4. 造句 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谁一颦一笑摇曳了星云,纸扇藏伏笔玄机诗文里,紫烟燃心语留香候人寻,史书列豪杰功过有几许,我今生何求惟你。许嵩 
  5. 造句 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谁一颦一笑,摇曳了星云。许嵩 
  6. 造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 
  7. 造句 静若幽兰绝世山谷,翩若惊鸿傲翔九天。野北 
  8. 造句 眺望着远方正掠去的影子,身轻如燕,翩若惊鸿,他微微一笑,转身向来时的方向飘去了。
  9. 造句 这一静一动之间,便是永恒与刹那,动若脱兔,翩若惊鸿,万古长青的真谛,便是要求得那万古永恒.
  10. 造句 有一种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剑光夺魄,杀人夺命如剪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