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sǐ bù èr
成语解释: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 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至死也不变心
繁体字形:誓死不二
英文翻译:pledge to be true to death
誓:1.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发誓:誓师。誓不甘休。誓为死难烈士报仇。2.表示决心的话:宣誓。起誓。发个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誓死不二”这个成语听起来很刚烈,到底怎么用才对呢?举个例子:南宋名将岳飞面对金国的威逼利诱,始终拒绝背叛朝廷,“哪怕刀架在脖子上,我也誓死不二!”这句话里不仅有字面意思的“不背叛”,更藏着一种信仰的力量——就像树根扎进岩石,风雨再大也不动摇。
有人问:“誓死不二是不是太极端了?”其实要看场景。比如科学家研究抗癌药物,失败上百次依然坚持,这种“誓死不放弃”反而推动了人类进步。但如果是固执己见不听建议,那就成了钻牛角尖。说白了,关键在于坚持的是不是值得的事。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开了二十年修车铺,隔壁新开了连锁店搞低价竞争。老婆劝他转行,他却说:“街坊们认我的手艺,我誓死不关这扇门!”后来他靠定制改装服务找到了新市场。你看,誓死不二不是死磕,而是找准价值点后的一往无前。
我曾在创业低谷期想过放弃,但想到最初“做好产品”的承诺,硬是咬牙优化了三个月,最终拿到了关键订单。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誓死不二的本质,是对自己初心的守护。就像登山者系着安全绳——不是不怕坠落,而是相信顶峰值得冒险。
当代年轻人常被吐槽“没长性”,但看看那些十年如一日练舞的街舞少年,或是坚持做动物救助的志愿者,他们的“誓死不二”早就换了新皮肤。或许新时代的忠诚,不再需要鲜血证明,而是藏在每天微小的坚持里。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誓死不二”的对象是人,而对方已经变了呢?这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大陆。我的看法是:对自己真诚,比对外界死守更重要。毕竟真正的承诺,应该像指南针——方向不变,但懂得绕开沼泽。